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老年患者脑卒中后不同时期抑郁程度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4-06-03  浏览次数:692次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老年患者更是如此,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躯体症状的恢复和患病后的生活质量。国内外脑卒中后抑郁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老年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恢复期不同病期的情绪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研究不多。为了分析老年患者在不同病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作者对急性期和慢性恢复期脑卒中两组老年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发病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抑郁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并试图揭示抑郁特点,以便给以相应干预。1 对象和方法1.1 入选标准: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65岁以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诊断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意识清楚,无理解障碍或痴呆,查体合作。排除标准:语言表达障碍或有精神症状,以及难以完成测试者。分组:急性患者组为首次发病住院,脑卒中后1个月以内的脑卒中患者46例,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68岁;慢性患者组为脑卒中后2-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岁。1.2 两组均在住院后的1周内同时进行老年抑郁自评量表和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评定,主要观察急性组和慢性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者的发病率、抑郁程度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两组病人均符合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2][3],且其卒中后抑郁的程度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版修订本(CCMD-Ⅱ-R)”[4]。以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抑郁障碍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11~20分为轻度抑郁障碍;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障碍。正常人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评分为0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陷越重。同时通过脑CT或MRI确定脑卒中发病部位,分析不同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给出各类别的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急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19例,占41.3%(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慢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22例,占52.4%(其中男9例,女13例)。两组患者的抑郁发病率都较高,而慢性组的发病率高于急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2 两组患者抑郁量自评表评分比较,慢性组明显高于急性组,而且抑郁量自评表评分与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评分呈正比关系。不论是急性组还是慢性恢复组,卒中后抑郁的程度均与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有明显相关。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者,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程度也较重(见表1)。表1 两组中风患者神经动能缺损量表评分与抑郁量表评分的比较2.3 两组患者梗死部位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不同脑卒中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不同,梗死部位为额叶、颞叶、基底节时抑郁障碍发生率高,其中额叶缺血性脑卒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最高(见表2)。表2 两组中风患者抑郁者的病变部位比较3 讨论3.1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更是如此。文献报道,美国每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22%-60%[2][3],而我国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30%-70%[5]。多数研究认为,抑郁障碍症状出现于脑卒中后两周,也可发生于脑卒中后一两年内[6]。本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慢性期抑郁障碍更明显,特别是脑卒中后两到三个月之后的慢性期抑郁障碍发病率最高,这同国外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这可能是慢性期患者除原有神经功能缺陷外,脑卒中后患者社会活动功能降低或丧失、独居、社会支持差、不良的家庭、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更促使患者并发抑郁障碍[9]。多数学者认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以及程度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者其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也重[7][8]。大量的临床观察也证实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或适当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并予以心理支持疗法会更好,如心理疏导,认知领悟疗法等,尽早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抑郁障碍多可治愈。在对脑卒中患者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不仅要注重肢体等有形功能恢复,还要注意患者心理认知障碍的康复[10][11][12]。3.2 护理对策3.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与患者交谈中,应用好的语言神情,使患者觉得护士亲切可信,才会把心里的郁闷倾吐出来,心理负担才会减轻,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尊重患者的人格,对他们的反常语言行为不要随便谈论与嘲笑,并给予同情和理解,这样才能取得他们的配合与信任。3.2.2 基础、安全护理抑郁使患者精神躯体活动减少,他们对任何事都感到困难,容易疲劳,患者年老体质差、心情抑郁、消化能力差、应给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食物要清淡、碎烂、易消化,加强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让患者增加舒适感,减少痛苦,避免新的应激因素。加强锻炼,活动使患者从问题和消极的想法中分散注意力,减轻疲劳感,使思维更清晰进而使他们感到能控制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临床抑郁自杀率为10%,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患者最严重而危险的症状。3.2.3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让其家庭成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取得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尽最大努力使患者完全康复,解除家属的忧虑,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对待现实,分散抑郁情绪。3.2.4 心理疏导抑郁患者通常急性期缺乏自信,有无助感,自信心训练可帮助患者提高控制力,减轻无助感,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强化参与意识,同时要让患者觉得自己是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脑卒中后慢性期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往往较慢,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和训练失去信心,护士应通过安慰、暗示,分析病情,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性格弱点,增强心理应激能力。【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全国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 Franciso GS.An overyiven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J].NJMEED,1993,90(9);686-371-373.[3] Lenzi GL,Altieri M,Maestrini I.Poststroke depression[J].Rev Neurol(Paris).2008 Oct;164(10):837-40.[4] 中华精神医学会/南京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第2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5] Wuk,Hu XS,Wang ZW,Wang ZS.Ischemia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poststroke depression [J].Zhonghua Laonian Yixue Zazhi.2000,19(2):131-132.[6] Hermann H,Black SE.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outcome.[J].stroke,1998,298:618-624.[7] Starkstein SE,Robinson RG,Price TK.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oststroke major depression matched for sized and location of lesion[J].Arch Gen Psychiatry,1998,45:247-249.[8] 陈仁云,罗汝琴.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9):876-877.[9] Johson JL,Minarik PA,Nystrom KV,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 incidience and risk factors: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J].J Neurosci Nurs,2006,38:316- 317.[10] Eborah T,Cast ellucci.Perceptions of autonomy in post-stroke elderly clients[J].Rehabilitation Nursing,2004,29(1):24- 29.[11] Gale Robinson- Smith.Verbal Indicators of depression in conversations with stroke survivors[J].Psychiatric Care,2004,40(2):61-69.[12] Tharwani HM,Yer rams etty P,Mannelli P,et al.Recent advances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J].Curr Psychiatry Rep,2007,9:225 -23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