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27  浏览次数:593次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伴随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结膜炎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及侵入性治疗的增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不断增加,因此合理运用抗生素药物治疗,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1]。笔者对6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6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男38例,女27例;年龄18~75岁,平均(40.33±11.65)岁;病程1~8 d,平均(3.9±2.7)d。其中支气管炎18例,支气管扩张15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其中35例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

1.2 方法:根据患者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抗生素使用史等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及给药途径。使用主要抗生素类型有立复星、甲硝唑、菌必治、头孢哌酮、舒普深、氧氟沙星、噻复隆等。护理方法:①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药敏试验,患者于晨起空腹平静状态下进行,经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均连续进行3 d,尽量减少误差。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患者,用药前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同时准备肾上腺素等抢救器具,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若表现为阳性则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疹及其他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准确有效的诊断处理,并立即向主治医生反映。②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特性不同,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规范给药时间及给药方式,用药时严格按照现用现配的原则,避免提前配药导致的药效消失等,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同时在配药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抗生素药物副作用的观察,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光谱抗生素时已发生二重感染及菌群失调现象,因此在用药治疗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是否出现伪膜,是否伴随腹泻现象,同时观察患者粪便内是否出现白色片状物,对于出现真菌感染患者,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节,对于口腔内出现伪膜患者,可叮嘱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反复漱口。③抗生素药物对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小儿及老年患者脏器常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给药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观察,对于合并肾脏疾病患者,尽量避免肾毒性较大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使用剂量,肝功能存在障碍患者,对患者大便性状、食欲变化、皮肤黄染及胃肠道症状等进行观察。伴随严重心脏疾病(如心绞痛等)患者,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输液量,给予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心绞痛患者输注时,可提醒患者提前服用硝酸甘油,小儿胃肠道等消化道较为脆弱,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小儿体征变化及胃肠道症状的观察,尽量避免采用胃肠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

2 结果

经积极治疗,65例患者中63例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2 例病情加重转院接受治疗,治愈率为96.9%。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8例,满意32例,不满意5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2.3%。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然而是可预防与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该遵循准确诊断、预防为主、及时治疗的原则,如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等。然而抗生素药物使用前医护人员要取痰进行细菌培养,对于使用3 d后无效抗生素进行更换,然而更换不易频繁,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可适当放宽抗生素使用条件,抗生素药物能够有效抵抗感染、促进患者康复,然而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尤其是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在给药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2-4]。本次研究中,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65例患者中痊愈63例,治愈率为 96.9%,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2.3%,由此可知,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同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4 参考文献

[1] 邵素明.浅谈气管切开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4):315.

[2] 何平凡.床边纤支镜肺灌洗治疗术在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1):290.

[3] 郭红梅,史桂芳.雾化吸人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58.

[4] 庾金燕.沙丁胺醇联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8,14(3):14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