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分级护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3-27  浏览次数:548次

护理制度是维护医院秩序、保证护理效果的重要措施,而分级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入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分级,根据分级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通过比较实施分级护理前后患者护理质量等指标,评价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4例,女107例;年龄21~68 岁,平均(36.7±3.3)岁;大专及以上文化156例,高中及以下文化有105例。

1.2 分级护理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知识培训,详细讲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按照分级护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与患者向适合的护理级别,护士长检查护理级别是否合适,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2];护理人员根据级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且对患者的级别进行标记,与患者积极交流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患者的病情做好及时准确记录,减少护理纠纷[3];建立考核管理制度,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以促进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解答,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级护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率及护理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而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分级护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分级护理制度是基本的护理制度,是制定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标准,主要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特级护理、一级、二级及三级护理[4]。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进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做到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但尽管如此,在临床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护理人员较少,影响了护理治疗,一级护理效果不佳;医生制定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不是十分匹配;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知识掌握欠缺等[5]。本院对分级管理制度进行重点强调管理后,将其作为医生规范化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将护理分级准确与否作为考核医生医嘱的指标之一,上述存在的问题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于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及时准确,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高合理、可靠的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对于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级护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率及护理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而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分级护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4 参考文献

[1] 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177.

[2] 倪水芹.分级护理记录单在临床上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16.

[3] 戴艳萍.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67.

[4] 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 [J].护理研究,2008,22(2):1015.

[5] 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