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618次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加重了左心室的负荷,使左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厚扩张,早期发现、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1]。目前,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主要应用了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两种方法。为探讨心电图、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38~79岁,平均(52.8±4.3)岁。根据WHO高血压判别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症状,其中心律失常16例;典型性心绞痛21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稳定性心绞痛6例;不典型心绞痛15例。
1.2方法:心脏彩超检查: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超仪,探头频率2.0~3.0 MHz。患者取左侧卧位,行常规心脏扫查,对左室长轴切面进行M型取样。检测患者的室壁厚度、心腔大小、收缩功能。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在二尖瓣口置取样容积,测定舒张期心脏的血流频谱,A峰和E峰的最大速度, E / A值,E波的加速、减速时间。心电图检查:使用GE MAC-1200心电图机监测所有患者的心脏活动情况,打印出心电图。由专业心电图医师常规分析心电图。
1.3观察指标:左室肥厚、扩大的心脏彩超表现:①室间隔肥厚:左室后壁、室间隔均进行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检测,舒张期前后径≥12 mm,收缩期增厚率>65%;左室后壁肥厚:舒张期前后径≥12 mm。②左室扩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55 mm(男性)或50 mm(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 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脏彩超诊断结果:左室肥厚18例(33.96%),其中对称性肥厚8例,非对称性肥厚10例;左房增大25例(47.17%);左室增大8例(15.09%),升主动脉扩张2例(3.77%),舒张期二尖瓣血流E/A值<1 45例(84.91%)。
心电图诊断结果:左室肥厚13例(24.53%),心肌缺血43例(81.13%),心率变化10例(18.87%)。心脏彩超检查的左室肥厚诊断率33.96%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诊断率2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人体中心脏作为高血压疾病的靶器官,机体若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就极易导致心脏功能、心脏形态改变,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2]。高血压性心脏病在早期无典型表现,患者可能有轻微不适,如头痛、心悸等,或完全无自觉症状,这些症状也是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没有特异性[3]。在病情的不断发展下,患者会逐渐进入左室向心性无扩大肥厚阶段,表现为脉搏宏大、血压升高、心尖搏动加强,二尖瓣心音亢进。再进入左室扩大阶段,患者心尖搏动呈抬举样,并发生左下移位。病情继续发展,左心室就会发生明显扩大,且主动脉瓣将出现粥样硬化。
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疾病多采用心电图方法,目前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心电向量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电学图。心脏彩超检查可测量室壁厚度、确定心腔大小,其在心脏病的临床诊疗中同样具有重大价值[4]。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左心室肥厚。在本研究结果中,心电图检查的左室肥厚诊断率为24.53%,明显低于彩超诊断率3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心脏彩超检查的诊断率比心电图检查更高,心脏彩超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心脏的结构改变,还可明确左心室肥厚的程度、类型,判定有无合并症,其应用效果更好。
4参考文献
[1]刘蕗.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95.
[2]代惠英.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38.
[3]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等.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2):175.
[4]周玲.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两种检查的对比探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