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613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逐渐被关注[1]。尽管孕妇对分娩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临产后的阵痛仍会给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影响产程正常进展,造成精神性难产。因此,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护理产妇是产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产妇心理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拟阴道分娩的200例孕妇,入选条件:初产妇,单活胎,足月妊娠,头位,骨盆外测量正常,估计胎儿体重<4 000 g,无严重产科和内科并发症,排除软产道异常、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和头盆不称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孕妇年龄、胎次、胎位、胎儿体重、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与观察指标: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同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两组孕妇入院时和分娩时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观察两组孕妇产痛情况、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入院时和分娩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痛情况比较:见表2。观察组产妇的产痛主要集中在2级,而对照组产妇的产痛主要集中在4级,观察组产痛情况明显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见表3。对照组的剖宫产例数是观察组的近3倍,而自然分娩例数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见表4。观察组的产程时限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决定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娩出[3]。否则,任何一因素异常,都有可能影响产程进展,造成难产。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分娩的重要因素。虽然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来说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急过程。这种应急既可是生理上的,亦可是精神心理上的。尤其是初产妇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分娩过程的负面诉说;个性的影响及对分娩知识不了解;害怕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对母婴安全的过度担心;对剖宫产技术的安全性和无痛苦性认可度超过自然分娩;签分娩知情同意书导致的医源性刺激[4];封建思想的残存,受家庭或本身观念的影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担心婴儿性别不理想,这些都容易造成产妇精神紧张,身心疲劳,对分娩不利。

精神因素可造成产妇情绪高度紧张,常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状态。而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甚至造成产后出血,威胁产妇生命.同时也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增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5]。因此,精神因素使难产增加,母婴并发症增加,无指征剖宫产率上升。

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顺利分娩的关键,本研究表明,对照组由于缺乏心理护理,内心存在许多不安和疑问,在自然分娩过程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致使产痛程度、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都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由于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产妇的情绪变得稳定,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焦虑和恐惧感减轻、提高耐痛域、降低了心理应激程度,从而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提高了产科的质量。

加强孕期产前宣教,让产妇从正面认识妊娠和分娩,科学理解剖宫产的临床意义,强调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了解阴道分娩对母婴的优点,规律的子宫收缩有利于胎儿肺泡的扩张,分娩时的产道挤压有利于胎儿口鼻内羊水和黏液排出。软产道的扩张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和子宫的复旧,减少出血和感染机会,促进母体恢复。而剖宫产增加出血和感染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发症,从而不盲目的选择剖宫产术。

在护理管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特征、社会背景、经济状况采用多元文化护理,在整个妊娠期,尤其是分娩期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给予人文关怀,进行精神鼓励,开展家庭式产房,全程陪伴分娩等,使精神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降低医源性刺激,由于近年来提倡患者知情同意权,产科医生在向产妇告知病情签知情同意书时,产妇对分娩的不安全感和不可预测性更加恐惧,因此应采用保护性沟通方式,要客观真实委婉的告知病情,以减少精神刺激。

加强对孕产妇及家属的思想教育,消除封建残余意识,强调男女平等,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使产妇愉快完成分娩。

4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3.

[2] 瞿晓珍,郑淑萍.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01.

 [3]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

[4] 孙赫菲.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 28(11):1344.

[5] 乐 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