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547次

  血液透析是期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血液透析过程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进一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是血液透析护理的努力方向[1]。为更好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依托护理风险管理,发现和预防各类风险,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9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男49例,女40例,年龄 36~78岁,平均(55.26±8.71)岁。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5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过程的护理风险因素,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全面加强护理风险管控。①要进一步完善血液净化消毒制度,明确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确保血液透析过程完全按照规程进行操作。②在水处理、透析管路等护理关键环节,严格落实消毒管理规定,确保血液透析护理全过程实现无菌操作,避免出现透析用品重复使用问题。③在为患者配血和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避免将2例或者2例以上患者血液标本一起放置。④在进行患者内瘘穿刺固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出现插管感染和穿刺针脱落。⑤在实施血液透析时,护理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巡查,认真观察患者插管部位是否有移动和渗血现象,同时要对透析器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监测。⑥认真观察患者临床体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悸、头晕、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及夜班风险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例)组别 例数 护理不当 操作不规范 护理投诉 意外事件对照组 44 3 2 1 1 研究组 45 1 1 0 0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高风险医疗领域之一,其风险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包括治疗措施因素和患者因素。当前,血液透析在肾衰竭和药物中毒患者中广泛应用,由于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的身体机能均较差,出现医疗意外和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血液透析需要对患者血液实施人工处理,医疗器械会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患者血液,加之透析疗程一般较长且需要反复进行深静脉置管或者内瘘穿刺,容易出现院内感染导致病情加重[2-5]。血液透析需要借助透析机等医疗器械进行,护理人员医疗器械操作情况对血液透析影响较大。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和娴熟程度对血液透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均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常规护理管理中,往往仅对个人护理风险进行了分析和预防,对护理制度管理往往不够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只能在风险出现后进行,风险防范效果不佳。而应用风险管理后,由于护理分析的准确性全面提高,对于护理潜在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可以从管理流程和细节上进行风险控制,因此风险防范效果更佳。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识别护理风险,从而寻源治本,把握护理管理细节,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可进行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岳文芳,杨素勉,赵雪萍.护理风险评估对护理安全影响的研究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74.

[2] 张 新.血透室护士职业风险管理及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2010, 16(2):225.

 [3] 张 辉.血液透析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0, 31(26):4560.

[4] 李加宁,宁雁窦.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

 [5] 李妲瑛,黄秋鹏.血透室护士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J].西部医学,2010,22(7):134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