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25次

  产褥期在女性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其身心状况的恢复状况可以影响到孕妇以后的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健康教育己逐渐成为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也贯穿于产后整体护理工作中的整个过程[1]。在顺应医学模式的发展、实现预防和治疗产后各种的并发症以及加速康复速度,在产科的护理中展开了健康教育的内容[2-3]。对2010年2月~2012年3月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策略,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产妇,均分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32例,且都符合产妇产后的临床标准。治疗组年龄22~31岁,平均(20±12)岁;对照组年龄18~36岁,平均(18±17.3)岁。产妇均无并发症。两组产妇年龄、原发疾病、产后的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产科内的常规护理方案对产妇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产前的教育,这是孕妇在进入医院后进行的第一次健康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在孕妇处于临产时的分娩知识、营养卫生的相关性知识以及母乳喂养的系列知识,并根据产妇的病情开展个体化的教育等。在护理过程中尽量的满足产妇的情感要求,以便加深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分娩过程中的相关性教育,分娩为产妇最担心的环节,且在不熟悉的环境下也会不同程度的增加产妇的焦虑以及不安。当产妇进入到分娩室以后要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尽量地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护理人员应该用温柔和语言以及温和的态度对待产妇,以消除其恐慌的心理。并且在整个的产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对产妇掌握的情况,给予生理、心理以及情感上的支持,指导着产妇采取正确的腹压法,配合着医护人员,最大限度的调动其产妇的主动性,加快产程的发展,使其进行顺利的分娩;对产妇进行产后相关性的护理以及指导产妇在进行分娩后应返回病房休息,随后进行简单地母乳喂养法以及产后保健等相关性的指导。在产后的24 h后需要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训练,其主要的内容为新生儿的沐浴、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会阴部的护理、喂奶的姿势以及母乳喂养的相关性技巧等。并且要定时的对产妇进行指导产后体操,以便加快产妇的生殖系统以及全身器官的康复速度。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SDS(抑郁自评量)测评得分情况。

3 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以及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宣传保健的知识以及技术影响产妇,以便达到消除危险因素以及促进产妇的康复速度。本文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身心健康恢复状况要明显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对产妇的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扩展医院的服务平台。

4 参考文献

[1] 周泽华.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2.

[2] 成冬梅.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3(28):89.

[3] 张 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实践的进展及在产科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5):5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