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原因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62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随着支架置入术的广泛开展,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这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减少ISR的发生,是心血管学科研究的重点及方向[1] 。ISR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对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寻找引起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 ISR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3月~2011年6月我院做冠状动脉复查的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再狭窄者42例(再狭窄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55~87岁,平均(57.6±10.7)岁。另随机选择无狭窄者42例(无狭窄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 55~84岁,平均(55.4±11.3)岁。所有患者均按照操作规程进行PCI术,其手术成功的标准为血管残余的狭窄程度≤20%,前向血流TIMI分级为Ⅲ级,且未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6个月以上。

1.2 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血脂情况等一般资料,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病变类型、病变血管支数、术前狭窄程度等冠脉造影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1.3 再狭窄的标准: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支架内后者支架后5 mm的范围内的血管与正常血管相比其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超过5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比较见表2。两组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术前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对置入支架后再狭窄有明显影响(P<0.05)。

3 讨论

ISR的发生率高达10%~20%,这严重影响了PCI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其以成为开展PCI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 ISR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目前认为ISR的发生机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新内膜、血管弹性回缩、炎性反应、血管壁重构等,因此了解造成以上影响的相关因素,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ISR的发生。本组研究中发现,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术前狭窄程度、病变长度是ISR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可以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吸烟者以男性为主,这是其易发生ISR的主要因素;高血压可增加血液对血管壁的剪切力、糖尿病则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管内膜增生,再次发生狭窄;而术前冠脉血债程度、病变长度是PCI的危险因素,这也说明其术前的危险因素同样会作用于术后。综上所述,ISR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多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本研究发现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术前狭窄程度、病变长度为危险因素,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及治疗,同时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有其他因素未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分析。

4 参考文献

[1] 赵彦华.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杂志,2008,6(1):21.

[收稿日期:2013-04-15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