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571次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的一种,患者一旦患病通常情况下很难治愈,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很多探讨,其中主要包括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模式和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模式等几种[1]。本次研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家庭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82例患有糖尿病的社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7例;年龄42~85岁,平均(61.3±1.6)岁;患糖尿病时间1~14年,平均(5.3±0.8)年。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 44~83岁,平均(61.5±1.7)岁;患糖尿病时间1~12年,平均(5.5±0.7)年。两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社区糖尿病护理模式实施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家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①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②和患者家属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模式。③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④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状态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幅度、并发症率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血糖、尿糖正常,病情保持稳定,饮食得到良好控制,患者自己能够主动坚持进行适当运动。有效:血糖、尿糖水平稍有降低,但仍没有降到正常范围内,饮食控制一般,需要在监督下才能够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无效:血糖、尿糖水平没有改善,饮食和运动都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2]。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病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糖尿病病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比较:见表2。2.3 并发症:对照组有1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该组并发症率为26.8%;观察组有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该组并发症率为4.9%。两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可以使家庭成员在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进过程中发挥作用,使传统的单纯健康教育方式得到根本性改变,是临床乃至社区医疗机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一大突破。同时对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培训,可以使其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对基层医疗机构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
4 参考文献
[1] 张桂娟,马 民.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827.
[2] 陈素霞,苏少汝,翟俊英,等.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互动护理模式的建立及运行[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04.
[3] 尹红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 当代护士,2010,10(8):124.
[收稿日期:2013-04-23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