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575次
分娩镇痛,是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使之消失,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自然分娩,其实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是医疗护理理念进步的体现[1]。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分娩产妇140例,其中70例实行分娩镇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产科分娩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37岁,平均27.7岁,孕周37~41 周。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无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将产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产妇及家属自愿选择分娩镇痛,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者,不采用镇痛措施。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胎儿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方法, 当宫口开大至 ≥3 cm时,取L2~3腰椎穿刺置管,置管3~4 cm,穿刺成功后,用1%盐酸利多卡因4~6 ml做试验量,至少观察5 min,再用0.15% 盐酸罗哌卡因加枸橼酸舒芬太尼1~2 μg/ml加0.9%NaCl溶液至 50~80 ml,控制平面在T10以下,PCEA药物用全自动注药泵将维持量以4~8 ml/h的速度持续硬膜外输入,宫口开全后追加一次药,于胎盘娩出前再追加一次药,侧切缝合完毕后停止泵药。 1.3 护理:①入院宣教和分娩镇痛知识介绍:为孕妇详细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宫缩阵发性疼痛的性质、生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一对一陪伴在产妇身旁,给予细心的照顾及心理上的安慰,减轻其紧张、恐惧、焦虑情绪。②麻醉前的护理:在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整个过程中,讲解正常分娩的有关知识、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原理及操作过程、第二产程中如何正确应用腹压等有关事项。③镇痛中的护理:帮助产妇调整好舒适的体位,抬高床头30°,使产妇保留向下用力的感觉,增强腹压;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若麻醉后出现产程停滞,应及时报告医生。使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宫缩,严密观察宫缩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和宫缩强度。应及时肛查,确定宫口开全时间,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正确应用腹压。注意血压的监测,每15~30分钟测定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1次,并注意观察产妇的呼吸情况,如出现血压、呼吸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相应处理。④麻醉后护理:分娩结束后关闭镇痛泵,产后监测血压、脉搏,1次/h,共3次,并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产后早开奶、正确指导母乳喂养的姿势及技巧、频繁有效的吸吮,使母乳喂养成功率增高。 1.4 评价项目[2]:①评价两组产程持续时间、总产程情况。②疼痛评分:采用Mulleetr评分法进行评分,无痛记0分,轻度疼痛记1分,能忍受疼痛记2分,重度疼痛难忍受记3分,极度疼痛几乎不能忍受记4分。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56,P<0.01)。详见表1。2.2 产程比较: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详见表2。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育问题,我国的分娩镇痛率不足1%,剖宫产率却高达50%,并还有逐步攀升的趋势,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率高达 60%~80%,剖宫产率却在20%以下。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已成为我们国家又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3]。分娩镇痛配合护理干预可使产程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剖宫产率降低,能提高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陶海英,王红霞,赵伟宏,等.无痛分娩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0,31(2):220.
[2] 鲍俊晰,王 锋,赵丹霓,等.自腔硬膜外镇痛配合护理措施实现全产程无痛分娩[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74.
[3] 吴新民,陈 倩.分娩镇痛[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7.
[收稿日期:2013-06-08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