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人工气道吸痰方式的护理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654次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以建立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1]。有效的吸痰操作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道护理工作中,实现有效救治的重要环节。气管内吸痰属侵入性操作,若操作方法不当,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和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如何彻底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吸痰次数,预防肺部感染,防止气道黏膜损伤以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是目前医务人员探讨的重要课题[2]。笔者在工作中对吸痰方式进行了改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实施人工气道的患者7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 26~91岁。将纳入的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22例,女14例,平均(53.2±11.7)岁;气管切开22例,气管插管1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52.8±12.1)岁;气管切开21例,气管插管1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气道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吸痰方式:治疗组:持续负压(压力范围:-20.0~-26.7kPa),由外向内吸引,旋进式进管至气管内套管终末端,然后再由内向外吸引,旋转式退管;更换新吸痰管一根,插至气管内套管终末端,间断负压,边吸痰旋进式至气管内套管终末端以下2 cm,然后再由内向外吸引,旋转式退管。对照组:先将吸痰管末端反折后将前端插入至气管内套管终末端以下2 cm处,打开负压,边旋转边吸引边退管。两组疗程均为6 d。
1.2.2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痰液吸净时间、吸痰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及外周血氧饱和度变化。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痰液吸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痰液收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比较(x±s)
组别例数痰液吸净时间
(s)每天吸痰次数
(次)气道黏膜损伤情况
(例)治疗组3613.458±2.30610.612±1.6711对照组3627.621±3.72318.783±2.960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外周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外围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30 s
(例)30 s~1 min
(例)1~2 min
(例)>2 min
(例)治疗组3630321对照组362364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实施人工气道后破坏了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导致患者不能自行咯痰,患者主要依靠气管内吸痰,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达到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目的。如果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或吸痰导管过粗,可引起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律不齐 、气道创伤 、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3]。吸痰的效果往往是由吸痰的方法决定的,选择更安全和有效的气管内吸痰的方式,可减少吸痰对肺内气体交换的影响,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4]。
笔者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改良人工气道吸痰方式取得满意效果。此次观察显示,治疗组在痰液吸净时间、每天吸痰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吸痰的有效性提高,降低了并发症,进而减少纠纷隐患;外周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方面亦优于对照组,说明吸痰的安全性提高,且可以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次观察进一步证实改良后的人工气道吸痰方式使得临床护理操作有的放矢,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局限性,使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可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4参考文献
[1]韩平.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40.
[2]谢艳.不同吸痰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 (1):103.
[3]李宜芳.颅脑损伤及颅脑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2):5896.
[4]皮红英,张黎明,高岩.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症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32.
[收稿日期:2013-01-30编校:赵英/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