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重症肝炎患者的饮食及心理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643次

通讯作者:覃少洲重症肝炎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又称肝衰竭。是肝功能发生严重损害,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的上升,重症肝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重症肝炎患者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据相关文献报道[1],患者病死率为48%~67%。由于重症肝炎患者预后差,病情变化快,绝大多数患者的心理状态欠佳,再加之饮食不科学,主观与客观上降低了患者的免疫能力[2]。鉴于此,我们对45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饮食及心理护理,使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所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45例,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其男27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41.5±27.5)岁。所有患者均根据2000年9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诊断标准,确诊为重症肝炎,其中慢性重症肝炎19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6例。

1.2常规护理方法:首先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病房内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清新,确保患者良好的休息环境。其次,做好基础护理。由于重症肝炎患者长期卧床,每天餐后给予生理盐水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引起牙龈出血和口腔感染。12例黄疸淤积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用苦参煎水外洗后,再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同时勤换衣服和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协助患者勤翻身,特别是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在进行各种治疗与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时进行病室消毒,严格控制探视及陪护人数与探视时间,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第三,密切做好护理观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重症肝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容易出现如肝性脑病、出血、继发感染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与神经症状有无异常,一旦出现精神及行为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对于重症肝昏迷的患者,密切观察瞳孔、生命体征、昏迷程度等。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牙龈、鼻、眼、皮肤是否有出血现象,同时还应警惕消化道出血。

1.3饮食护理:重症肝炎患者的饮食以天然食品为主,一方面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同时以不加重肝脏负担为宜。在加工前先浸泡20 min以除去农药残留,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对于病情发展阶段的7例患者,我们指导患者少吃、多餐,饮食以清淡为主。对于21例病情重、有腹水及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不同的饮食护理,严格控制蛋白质、纳盐、水的摄入;有肝昏迷先兆的11例患者给予葡萄糖、藕粉、巧克力鼻饲,严格控制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总热量需保持在4 184~6 276 Kl;10例合并肾功能障碍者及有腹水的患者,严格控制食盐摄入在<1 g/d;我们给予患者粥汤、梨汁、藕粉、饼干、柑橘、西瓜汁等含钾离子与维生素的食物,增进患者的食欲,保证充足的营养;7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给予无渣流质,减少粗纤维食物。患者进入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营养和维生素,热量逐渐增加到7 531 ~8 368 Kl,蛋白质60~90 g、脂肪<40 g/d。食物以少量鱼汤、肉汤、鸡汤、馄饨、西红柿蛋汤、瘦肉、肉菜馅的包子、炒青菜心等逐步过渡到家庭普通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煎炸、油腻食物,指导患者戒烟、酒。

1.4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表示出充分的理解和同情,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沟通与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告知心理状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让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采取容忍与安慰,同时通过家属对患者的家庭情况及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鼓励、安慰及健康教育等方式,以科学的态度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有所缓解。每天在进行日常护理时,由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交谈,以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我们尽量投其所好,注意言语和用词,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鼓励。同时指导患者心理放松的方法,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PMR)、深呼吸、指导性松弛想象等,使患者在负性情绪出现时采用上述方法放松身心,以此达到心理平衡,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

1.5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同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观察。

1.6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从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护理后与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重症肝炎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x±s)

项目护理前护理后差值SAS评分54.28±10.5742.82±6.32①11.46±4.25SDS评分59.03±11.2445.01±7.33①14.02±3.91注:与护理前比较,①P<0.05

2.2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本组45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5例,好转31例。共出现出血、感染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26.67%;死亡9例,病死率为20.0%。

3讨论

重症肝炎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且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时好时坏,因此,患者的精神处于焦虑抑郁状态[3]。从护理前患者SAS、SDS评分情况显示,评分均在50分以上。长期的负性情绪不仅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生活质量下降和自我照料能力明显下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研究表明[4-5],长期的负性情绪可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使体内环境的平衡遭到破坏,影响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大量研究表明[6],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可起到促进作用。从本组45例重症肝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示,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

通过对重症肝炎患者饮食及心理护理,本组45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5例,好转31例,共出现出血、感染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26.67%,死亡9例,病死率为20.0%。病死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水平,提示心理护理结合科学的饮食指导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可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降低病死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7-8]。

4参考文献

[1]陈雪梅.慢性重症肝炎8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重庆医学,2011,40(5):514.

[2]粱慧霞,张蓉,张傻英,等.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与预后关系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9):2606.

[3]杨运娟,冯碧英,翟桂连.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7.

[4]周凤娟,王小华,弭艳旭,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重症肝炎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76.

[5]王明珍.整体护理在重症肝炎中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42.

[6]李双英.重症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7C):1943.

[7]马俊艳,张丽.28例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1):6739.

[8]朱海燕,李靖,王伯莹,等.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10):815.

[收稿日期:2013-01-21编校:赵英/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