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情志护理对乳癌根治术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674次
乳腺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根治方法,但是乳腺癌根治术会将患者的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全部切除,因此患者的身心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患者不仅需要面对恶性肿瘤的侵袭,同时还要承受手术过程带来的痛苦,因此患者会产生严重的不良负面心理压力[1]。对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情志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并需要进行乳癌根治手术。观察组年龄 33~80岁,平均(58.21±4.65)岁。对照组年龄28~77岁,平均(55.69±4.34)岁。两组患者年龄、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乳腺癌手术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做好手术后的伤口护理、疼痛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情志护理,具体包括:对于心虚胆怯的患者由于担心手术失败和预后差等心理变化,护士要采取劝解疏导,养心畅情志,护士要积极用鼓励性语言关心患者,术中采取放音乐等方法消除患者不良刺激,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以喜胜悲;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针对其疑虑较多,烦躁易怒,护士要进行耐心细致解释,争取患者信任,术中注意语言温和,保证患者情绪稳定,让患者气机条畅;对于心肾不交患者由于出现惶恐同时伴有忧虑过度,如夸大手术疼痛等情况,一般可出现心慌健忘、闻声而惊等症状,因此护士要鼓励患者,调养心肾,可采取暗示性言语反复对患者讲解,振奋患者精神,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详见表1。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的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而且由于乳腺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实施乳癌根治手术后女性患者心理上出现应激反应,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手术的过程会对患者造成患者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紊乱,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大多数患者由于对恶性肿瘤的不了解都认为乳腺癌属于不治之症,因此采取逃避、屈服与幻想等消极方式应对,而这些不良的负面心理情绪会让患者出现不适,产生各种身心不良症状,容易产生对治疗的抵触,不利于患者的预后[2]。
情志护理是根据中医学七情理论发展而来,根据怒、喜、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当这些情志的变化超出人体生理调节后,会发展为致病原因,造成患者气机的紊乱,气血发生失调,加重了原有疾病的发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是人体生命活动主宰,胆主勇怯,以气血为基础,而肝主疏泄,在志为怒,和情志关联密切,肾则主水,可以上济心火,在志为恐,因此当惊恐过度,患者心肾失调,上扰心神,因此手术的患者由于既要承受疾病带来痛苦,又要承受情志变化引发的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压力,这些都会对患者后期的康复与治疗带来不利影响[3]。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护士注意收集患者潜在情志变化,对患者性格、经历及手术的认知进行分析,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护,对患者给予关心体贴、言语开导、移情易性的给予多种干预措施,让患者七情平顺,气机调畅,五脏平和,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实施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应丽霞.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探讨[J].当代医学, 2010,16(22):133.
[2] 黄 蓓.情志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0,16(4):100.
[3] 张月东.术前心理干预对乳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6):338.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