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672次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指的是孕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并破裂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输卵管是宫外孕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占所有病例的95%[1]。对于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笔者长期致力于研究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并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治的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2例,年龄21~40岁,平均(30±5.23)岁。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24例。52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腹痛、头晕和休克症状。
1.2 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
1.2.1 术前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①应该给患者测血型、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和体温是否正常。让患者采取平卧位,上下肢抬高20°~30°,移去枕头。注意保暖并且给予吸氧,改造因为低灌注而造成的组织性缺氧。②在 10~15 min内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防止休克。静脉穿刺时多数情况下选择较粗血管,一般选肘正中静脉,因为上肢静脉靠近心脏穿刺率比较高,能给患者争取时间。穿刺成功之后必须要进行补血和抗休克治疗。扩容治疗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及尿量的变化,避免肺水肿和心力衰竭,为制定抢救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③当患者被确诊为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要及时的准备术前工作,做交叉合血实验和普鲁卡因皮试,并且做好记录,给予备血、备皮和留置导尿管储备,通知手术室做好各项准备,接诊手术。另外,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出现恐惧心理,这时医护人员要积极疏导,让患者对治疗有信心。
1.2.2 术后护理方法:体位:手术之后6 h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不能够枕枕头,头要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心理监护:术后2 h检测一次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直到它们的征像平稳;保持导尿管通畅:患者的尿色和尿量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尿少或是血尿,要及时的通知相关上级医生来采取相应措施:切口观察:对手术切口仔细观察以防切口感染,定期给伤口更换敷料;活动:术后每2小时帮患者翻身,防止手术过后肠粘连;饮食:手术过后6 h之内不可以进食,6 h以后也只能以流食为主,患者排气过后可以进半流质,主要以高维生素和高蛋白为主。
1.3 临床表现:宫外孕的临床表现有:停经、腹痛、阴道出血、晕厥与休克,输卵管妊娠完全或不完全流产10例,输卵管妊娠破裂23例,陈旧性宫外孕继发性失血10例,其他9例。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表现:输卵管妊娠完全或不完全流产10例,输卵管妊娠破裂23例,陈旧性宫外孕继发性失血10例,其他9例。
2.2 患者的临床疗效:52例宫外孕并失血性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痊愈率为100%。
3 讨论
正常的情况下,卵子应该是在输卵管里进行受精,然后通过输卵管迁移到子宫腔内安家落户,最后发育成胎儿。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如输卵管粘连、慢性输卵管炎、生殖道感染、避孕方式不当等原因,使受精卵迁移过程无法到达子宫,在别的地方安家,从而形成宫外孕。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病情比较急,变化快,如果不及时的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熟练的操作及强烈的意识来进行抢救。快速使静脉通道畅通,及时的补充血容量是抢救休克最关键的措施。输血输液要及时、迅速及准确,保证输液顺利,快速给患者补充血容量。在抢救的过程,护士应该有预见性,医师到来前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给患者争取抢救时机。
手术之后要密切的检测患者病情的变化,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它是患者康复最重要的保障。同时,认真疏导家属和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帮他们减轻思想负担,有效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本次研究表明,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52 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全都转危为安、痊愈出院。因此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给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时机,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对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失血性休克是宫外孕最重要的并发症,如果抢救的不及时、护理不恰当,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通过对52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可看出,选择合适体位、对患者及时抢救,加强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患者病情变化是患者治愈的关键。
4 参考文
[1] 李伟珍.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30例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0,10(5):92.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