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742次

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深静脉导管留置的危重病患者380例,其中男260例,女120例,年龄15~65岁,平均54.5岁。380例患者全部选用品牌为ARROW(美国)的双腔静脉导管或者单腔静脉导管。从所有感染患者导管尖端5 cm处取样本进行菌体培养,根据菌体培养结果,确认患者感染细菌种类和病因,找出导致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相应的护理对策。    

 

2结果

380例接受深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中3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发率为9.2%。40例股静脉置管中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比重为5%;110例颈内静脉置管中20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比重为18.2%;23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中13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比重为5.7%。3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超过12 d的有25例,占比71.4%。    

 

3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导致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基本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因素[1]。 

 首先,导致危重病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危重病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用药、护理措施、导管留置的时间和部位、导管留置技术、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的严格性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  

其次,导致危重病患者出现导管性相关感染的自身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抵抗力以及免疫力较低,患者疾病种类等。其中患者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是导致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发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研究可知,患者病情不同,导管相关感染率也会不同。有研究表明重症胰腺炎、肿瘤以及合并MODS等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发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疾病患者[2]。 

 

4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对策

4.1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因为患者颈内静脉与口咽分泌物相邻近,股静脉与会阴部相邻,容易受排泄物污染,并且此处有很多皮肤菌群生长,所以在为危重病患者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时要尽可能避免选择这两处。根据临床经验,最佳穿刺部位应该是患者锁骨下静脉,因为此处较为平坦,容易将留置导管固定住,医护人员消毒比较方便,另外此处留置导管对于患者的活动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4.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范:为危重病患者置管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全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遵守无菌屏障规定,主要有三点:置管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敷料以及手术器具和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灭菌,并且达到无菌操作标准要求;置管人员要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无菌口罩、无菌帽子;病床应该铺大无菌单。

4.3适度缩短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时间超过2 d,那么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会提高5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危重病患者导管留置的必要性进行定期评价,如果评价结果发现患者无需留置导管,那么就要及时拆除导管,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但是不能因为要防止患者感染,而对患者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定期更换,这是禁止的。

4.4认真、严格进行日常导管护理:对危重病患者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工作主要有:首先,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要确定输液体的无菌性;为了避免导管内形成血栓,用肝素盐水或者NaCl溶液对置管后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导管进行常规冲洗;在为患者输入脂肪乳剂、血制品以及血液停止后或者24 h内,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输液管路进行更换,防止长时间使用出现细菌感染。其次,如果导管接口处发现血迹等的污染,要立即更换;护理人员要尽量控制接口开启次数,避免污染;尽量减少导管接口附近各种附加装置的添加;用含碘消毒剂或者75%乙醇对导管连接端口进行消毒清洗,并且需等导管接口干后再进行药物注射。再次,护理人员必须在进行各项手卫生规范操作后才能接触患者置管穿刺点或者为患者进行敷料的更换;最好选用透气功能良好、透明、无菌的敷料覆盖患者导管穿刺点;如果发现患者敷料被污染,发生松动或者出现潮湿等现象,应该为患者立即更换敷料。一般而言,无菌透明敷料更换频率为每周1次,无菌纱布更换频率为每24~48小时更换1次。最后,护理人员要每天对患者全身感染症状、局部感染症状以及穿刺点皮肤状况进行严格、认真检查,具体方法有对患者白细胞数量、体温、皮炎等进行监测。如果患者出现导管故障或者静脉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拔出导管,并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5小结

  与其他患者相比,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要高很多,医院要培养出危重病患者静脉置管专业护理团队,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置管护理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发率。    

 

6参考文献

[1]傅根莲,赵岚.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885.

[2]林丽红,张伟文,熊晓华.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3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