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738次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术前已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代谢紊乱,在就医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因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手术后禁食时间长,术后应激引起的高分解代谢不仅加重了营养不良,而且还引起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急性炎症损伤,从而使术后并发症增加[I]。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将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中放置小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同时与60例术后早期肠外营养(PN)患者在生化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此了解EN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所选病例根据TNM分期均为Ⅱa~Ⅲ期病例,病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肠内营养组CZI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3例,年龄72岁,平均年龄61.4岁,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36例,下段癌乃例;肠外营养组60例,男性锶例,女性12例,年龄38~20岁,平均年龄60.7岁,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癌39例,下段癌17例。

1.2手术方法和营养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左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EN组于术中经鼻置入纽迪希亚公司提供的Flocare鼻肠营养管,该营养管质软、耐酸、易弯曲、舒适度好;其内有导丝,易于放置;并且具有标准连接口、刻度和不透Ⅹ线的标志线,易于护理;术中置管于十二指肠末端或空肠近端。营养剂采用该公司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的能全力,含膳食纤维,营养全面、均衡,符合生理需要。术后第1天予以生理盐水500ml鼻饲,第2天起每天滴注1OO0~1500ml肠内营养制剂供给热量,选用能全力管饲,每天热量128kJ/吒,氮量0,2酽吒,温度18~20℃,起始速度为11111/min,按患者感觉及耐受程度逐渐加快,耐受较差者可静脉补充不足的能量,第2~8天达2ml/血n;第8天经口流质饮食后,改半量营养液鼻饲后拔管。PN组热量供给比例为糖:脂肪=2△,脂肪选用30%英脱利匹特(辉瑞公司),经外周静脉匀速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8天开始经口流质饮食,第9天半流质饮食,多数于第12~13天治愈出院。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手术前后的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1.4统计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莎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化指标的监测所有患者于术后第8天复查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叩)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发妙1:EN组荜交PN组PA(P=0.0037)、TF(P=0.0035)明显提高,而PN组AKP明显高于术前(P=0,O0弘),其余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变化。详见表1。

2.2术后恢复情况EN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优于PN组(P=0.OO47),体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术后并发症EN组各种并发症共计9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胃排空障碍2例;PN组各种并发症共计例(24/60,OO%),其中肺部感染12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胃排空障碍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食管癌患者由于手术前吞咽困难的症状和肿瘤的消耗,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消耗增加,致使大多数患者术前即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上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又加剧了营养缺乏;此食管的血运差和无浆膜层的解剖特点,胃代食管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易发生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等并发症,所以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而早期肠内营养应视为首选。早期肠内营养虽然有咽部疼痛、腹痛、拔管等相关问,但EN方式近似生理,营养物质的吸收经门静脉系统,是一种主动过程,可以自我调节,可能与肠道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轴的激活有关[21,其对肠黏膜屏障功能亦有重要影响,随着认识的深人,特别是肠黏膜屏障功能与细菌易位学说的提出,我们认识到术后6~⒓h小肠的蠕动功能开始恢复,胃与结肠相对缓慢;而小肠不仅具有蠕动、消化、吸收的功能,还具有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的重要功能,故肠内营养不仅仅是一种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也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对维持肠道细菌的平衡、促进肠蠕动、恢复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起到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9],EN可以纠正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而PN术后9d CD4/CD8仍低于正常,本组资料亦发现EN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早于PN组,术后并发症、生化指标亦优于PN组,特别是EN组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而PN组术后碱性磷酸酶较术前显著提高,两组比较EN组不仅有营养底物的支持作用,其在维持肠道细菌平衡、促进肠蠕动、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术后肝功能方面有显著优越性。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有营养底物的支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并且EN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临床易于操作,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