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并术后复诊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4-05-07  浏览次数:710次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主因剧烈活动后心悸、胸闷半个月近3日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显示:普遍导联T波深倒置,V1~V3ST段抬高>0.3mV。超声心动图所见:各心腔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左心室63mm,左心房42mm,右心室23mm,右心房45mm,主肺动脉内径22mm,主动脉右冠窦膨隆,瘤壁回声中断,可见一8mm宽缺口;CDFI显示:心尖五腔心及心底短轴切面均可见一连续花色血流起自右冠窦由左向右喷入右房(见图1左),测其血流速度约14700px/s,压差138mmHg(1mmHg=0.1333kPa)。超声提示:主动脉右冠窦窦瘤破裂并破入右房。经介入封堵修补术后1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49mm,左心房28mm,右心室20mm,右心房40mm,主肺动脉内径20mm,主动脉窦未见异常膨隆,亦未见异常分流信号(见图1右)。超声提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2 讨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患。多系先天性,主动脉根部的三个冠状动脉窦均可形成窦瘤,主要原因是该处的组织先天发育薄弱,在主动脉压力作用下呈囊袋样向主动脉根外侧突出形成窦瘤,其中以右冠状动脉窦瘤最多见,占80%,无窦瘤冠状动脉窦瘤其次,占15%,左冠状动脉窦瘤最少,为5%[1]。随着血流的不断冲击,瘤壁越来越薄,当主动脉压突然升高时,极易发生破裂,主动脉窦瘤破裂主要破入右室、右室流入道或流出道,其次为右心房,破入主肺动及左心房、左心室罕见。窦瘤破裂后,主动脉压力往往高于破入心腔的压力,尤其在舒张期,主动脉压力均高于其他心血管腔,窦瘤一旦破入右心腔,便形成急性的左向右的分流,可使腔静脉回流受阻,右心容量符合增加,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引起右心腔增大及肺动脉高压,同时左心室负荷也增加,逐渐致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主动脉窦瘤破裂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一般均可得到正确诊断。窦瘤破裂常需与室间隔缺损鉴别,CDFI检测有重要鉴别意义,因二者分流信号起源及时相均不同,前者湍流最强信号位于窦瘤破口处,而后者却位于室间隔右室面;前者分流频谱占据整个心动周期,最大速度在舒张期,而后者分流信号及最大速度在收缩期。窦瘤破裂介入封堵术修补后效果良好[2],80~90%的患者心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年轻者各房室大小可恢复至正常范围,本例患者确诊后立即手术,术后1个月,各心腔基本恢复至正常大小。因此,本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3 参考文献

[1] 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82

[2] 陈亚宁.超声心动图指导乏氏窦瘤破裂封堵治疗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13,34(15):306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