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对巨细胞动脉炎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36次
巨细胞动脉炎(Giantcellarteritis,GCA)是原因不明的坏死性血管炎病。体内任何较大动脉均可受累,病变常呈阶段性分布,临床表现可因受累部位不同表现复杂,临床典型者呈颞部疼痛,头皮及颞动脉触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因而又称颞动脉炎,内其可累及颅内动脉又称颅动脉炎。血管炎部位可形成肉芽肿,含数量不等的巨细胞,以其病理特征命名为巨细胞动脉炎,部分患者可伴发风湿性多肌痛。GCA是临床较常见的头痛类型,常侵犯多处动脉,易引起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应即给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之功,常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天麻钩藤饮临床上常用作高血压、梅尼埃病等的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笔者尝试应用天麻钩藤饮这一传统方剂配合激素治疗符合肝阳上亢症状的巨细胞动脉炎,希望能减低疼痛时间,减少激素维持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符合GCA诊断标准5项中的3项的病例43例,其中男16例,女27例,年龄39~61岁,平均(511± 54)岁。头痛单侧36例,双侧7例,颞动脉异常40例,下颌跛行37例,来诊前头痛平均持续时间(134±87)d,ESR平均(537±143)mm/h,CRP平均(194±45)μg/ml。
12 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激素,第二组应用激素加天麻钩藤饮,两组的治疗前临床特征见表1。两组激素应用方法均为初期应用甲基泼尼松龙120mg/d静脉滴注,1周后改为泼尼松50mg/d口服,待血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后每2周减10mg,直至20mg/d口服维持。治疗前及用药后8周均给予VAS评分,并计算激素由大量减至维持量所需时间,复查ESR、CRP。以上结果均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VAS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见表2,治疗后ESR、CRP见表3。
22 两组激素由大量减至维持量所需时间比较:激素组由大量减至维持量所需时间为(456±45)d,激素加天麻钩藤饮组由大量减至维持量所需时间为(391±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GCA多见于50岁以上欧美白人,亚洲黄种人相对较少,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下颌跛行、颞动脉异常等,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有部分病例可出现视力丧失等并发症。亚洲GCA患者除典型症状外,还可表现为咳嗽、发热、脑卒中等非典型征象[1],对临床造成很大困惑,甚至造成误诊误治,据统计我国GCA误诊率可达875%[2],因此需充分认识。GCA病理变化包括受累的动脉内膜断裂,以T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透壁性炎症,偶尔可见多核巨细胞。但现在颞动脉活检在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
GCA对激素非常敏感,常可收到较好效果,但也有部分患者对激素敏感性稍差,需较长时间才缓解。天麻钩藤饮由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川牛膝、钩藤、石决明等组成,广泛用于治疗头痛、头晕、高血压等病症。有研究报道,天麻钩藤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笔者的研究也证实了天麻钩藤饮这一古老方剂在辅助激素治疗GCA有其独特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王 翔,胡志平.典型巨细胞动脉炎一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8):562.
[2] HuZ,YangQ,ZengS,etal.GiantcellarteritisinChina:aprospectiveinvestigation.Angiology,2002,53(4):457.
[3] 马云枝,范晓歌,田亚振,等.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