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实验室测定水平与男性乳腺癌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4-04-08 浏览次数:631次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其患者人数不足乳腺癌发病总人数的1%[1],为男性恶性肿瘤的0.1%。但有文献报道[2]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过去25年里,发病率约升高了26%[3]。在我国,男性乳腺癌亦非罕见,但该病没有引起医患双方的足够重视,诊断上多有延误,预后较差。因此,应多关注男性乳腺癌,多发掘其发病时实验室相关检查标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率。笔者在多年的实验室工作中观察到男性乳腺癌患者在相应实验检查项目中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武汉市某市级医院2000年2月18日~2010年5月28日10年间男性乳腺癌患者15例,年龄38~79岁,平均52.42岁,术前未接受任何化疗;对照组选择同时期在上述医院就诊的男性良性乳腺病患者34例。两组均排除各类肝病的影响因素。
1.2实验室测定方法:ALT及AST测定采用赖氏比色法进行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两组ALT和AST测定值比较:观察组ALT和AST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AST和ALT比值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AST/ALT比值比较,观察组比值多偏高,而对照组比值相对偏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男性乳腺癌极少发生,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男性乳腺癌可能与各种原因造成的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乳房外伤、放射损伤、某种染色体异常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而其中雌激素水平升高被视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4]。雌激素对人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乳腺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受雌激素调节控制的。在乳腺细胞膜的表面具有特定的雌激素受体,循环中的雌激素可以与这些受体形成专一性的嵌和,影响乳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在相当一部分乳腺癌细胞的膜表面可以检测到雌激素受体。这部分乳腺癌细胞仍然具有正常乳腺细胞所有的激素靶效应的生物行为,因而雌激素对这部分癌细胞也具有相应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高浓度雌激素长时间刺激乳腺,会使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增加的观点已经被证实。男性体内低雌激素水平,是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远远低于女性的原因之一。当男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其发病危险性就会增高。应用雌激素治疗前列腺癌和变性患者中,都有报道发生男性双侧乳腺癌[5]。因此,当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其发病危险性也会增高。本试验对近10年来男性乳腺癌患者肝细胞受损情况进行观察,在排除相关肝病因素之外,并对相应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跟踪研究显示,男性乳腺癌患者ALT和AST实验室测定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值也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男性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肝细胞损伤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的原因有多种,除了雌激素受体(ER)水平表达减低[6-7]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受损,因为肝脏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体激素的代谢功能,导致体内雌激素灭活机制被削弱,造成雌激素的大量蓄积,而雄激素水平相对降低,从而导致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男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增高[8]。丹麦一项对11 642例肝硬化患者进随访43年的研究说明,男性乳腺癌发病率是预期的4倍。有文献指出乌干达的年发病率为5%,赞比亚为15%,这么高的发病率也与地方感染性疾病导致肝功能受损而造成的高雌激素水平有关[6]。因此,增加男性人群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了解,可减少对其肝脏的损伤,对促进男性乳腺健康,提高整个国民身体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4参考文献
[1]Parker SL,Tong T,Bolden S,et al.Cancer statistics 1997[J].CA cancer J Clin,1997,47(1):5.
[2]Holgon N C,Button J H,Franceschi D,et al.Male breastcancer is the incidence increasing[J].Ann Sung Oncol,2004,11(8):751.
[3]Giordano SH,Cohen DS,Buzdar AU,et al.breast carcinomain me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Cancer,2004,101(1):51.
[4]韩俊庆,张锡珍.男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J].肿瘤,1991,11(3):140.
[5]Symmers WS.Carcinoma of breast in trans-sexual individuals after surgical and hormonal interference with the primary and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J].Br Med J,1968,2(5597):82.
[6]韩硕,李雪莲,李霓,等.激素受体ER与PR及AR在男性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2):923.
[7]祁洪军,管冬诗,魏发强.SOX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6(33):3604.
[8]徐雅莉,孙强.男性乳腺癌高危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