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13  浏览次数:572次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颅内脑膜瘤,发生率约为17%~20%,属于良性肿瘤伴有局部侵袭[1]。这类脑膜瘤基底起源于上矢状窦并附着于矢状窦壁,脑膜瘤与矢状窦之间没有脑组织,瘤体向外周发展并突向大脑半球,通过同侧的脑膜中动脉供血,可侵蚀相邻的硬脑膜和颅骨,导致颅骨增生而隆起,因其复杂性手术根治切除比较困难。笔者旨在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外科住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3~71岁,平均(45.2±13.7)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5.1±1.4)年。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头颅CT和MRI辅助检查结果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矢状窦旁脑膜瘤诊断标准,适合进行显微手术治疗。

1.2临床症状:以头痛或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有34例,伴恶心呕吐者12例,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者20例,眼底检查有视乳头水肿者12例,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7例,抽搐者15例,合并意识丧失者2例,失语者2例。

1.3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CT平扫肿瘤显示呈低密度影7例,等密度影9例,混杂密度影11例,高密度影12例;MRI检查平扫显示T1加权像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或中等高信号,肿瘤呈长T1和稍长T2混杂信号,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后密度均呈强化均匀,可明确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侵袭部位,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肿瘤直径为2.2~7.5 cm。肿瘤分布:矢状窦旁左侧和右侧分布者分别16例和19例,同时累及双侧者4例;位于矢状窦前1/3者8例,中1/3者24例,后1/3者7例。

1.4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10°~15°头高脚低位,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和中1/3患者取仰卧位,后1/3者去侧卧位,用头架固定头部。显微手术在显微镜(德国莱卡)下进行,在显微镜下沿肿瘤边缘切开硬脑膜,充分暴露肿瘤和受侵袭的矢状窦,肿瘤较小者可直接将其游离出矢状窦并完整切除。肿瘤较大者先细心分离行次全切除,再分离肿瘤包膜,切除肿瘤后处理附着于窦壁和窦腔的肿瘤组织。术中仔细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的静脉,根据矢状窦的受侵袭的部位和程度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若仅侵袭矢状窦外壁,切除肿瘤后给予烧灼肿瘤附着处窦壁;若肿瘤组织侵袭入矢状窦腔内,切除侵袭矢状窦外壁和窦腔内肿瘤组织并用筋膜进行缝合修补[2];若肿瘤组织侵袭入硬膜和颅骨,应尽可能切除硬膜并磨除颅骨,术后用骨膜修补缺损的硬膜,采用人工颅骨修补颅骨;若肿瘤与脑内动脉或静脉血管粘连紧密且不易分离,为了避免出现术中大出血或术后并发症,可行大部分切除而残留少许肿瘤组织,术后进行放疗防止复发;对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者,因周围静脉回流代偿良好,窦腔闭塞,可将矢状窦连同肿瘤一起切除。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显微术后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法分级:Ⅰ级:将矢状窦旁脑膜瘤完整切除,并切除受侵袭的矢状窦、窦壁、窦腔、脑膜和颅骨等;Ⅱ级:切除将矢状窦旁脑膜瘤完整切除,烧灼受侵袭的矢状窦外壁;Ⅲ级:切除仅仅将矢状窦旁脑膜瘤完整切除。本组病例中,Ⅰ级切除25例,占69.4%,Ⅱ级切除7例,占19.4%,Ⅲ级切除4例,占11.1%,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患者术后进行放疗以防复发。本组病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34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随访半年,33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自理能力,2例患者出现轻微偏瘫,随访期内无1例复发。

3讨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常的见良性肿瘤,其治疗首先方式是手术切除,术中应尽可能切除肿瘤及其侵袭的矢状窦、窦壁、窦腔、脑膜和颅骨,降低术后复发率。由于肿瘤与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的静脉粘连,增加了彻底切除肿瘤的难度,手术的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相比于传统的常规手术,显微镜下手术的视野清晰、可充分暴露颅内的肿瘤、神经和血管,因此可尽可能地全切除肿瘤,保护脑组织、血管和神经的牵拉,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遗留症的发生率[3]。术前借助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切口入路,术中保护回流静脉、控制出血、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进行适当的放疗。本研究表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自理能力恢复,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张文波,叶敏,赖湘,等.矢状窦旁脑膜瘤32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09,30(3):409.

[2]王鹏,李鹏,佘春华,等.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2):1287.

[3]王斌,刘翼,游潮,等.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华西医学,2008,23(3):45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