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胃癌术后饮食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643次

胃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恶性度高,在我国中西部及沿海地区发病率最高[1]。我市地处豫西,为胃癌高发地区,且经济不发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目前,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是胃癌根治的关键,而术前营养调整和术后早期进行营养干预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和促进创伤口愈合的保障,从而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11月收治胃癌患者166例,均经钡餐透视、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其中单切口手术128例,胸、腹切口手术38例,姑息性切除3例。男98例,女68例。年龄45~84岁,平均(53.5±3.6)岁。

1.2方法

1.2.1分组:本组166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干预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术前营养状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积极完成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并进行营养测评,给予补充营养治疗,择期手术。干预组于术日晨留置胃管和一次性鼻胃管(或鼻肠管)。医生于手术过程中,将鼻胃管送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内,术毕返病房时由护士妥善固定,并标注留置管道的时间及外露长度,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交代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1.2.2饮食干预:对干预组患者术后第1天进行饮食干预,即给予生理盐水250 ml经复尔凯肠内营养泵24 h匀速泵入,以刺激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当班护士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恶心、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如无不良反应,于术后第2天开始行肠内全营养治疗。我们使用的是能全力营养液,可通过重力或使用营养泵匀速滴注。开始时滴注速度较慢,为25~40 ml/h。6 h后检查患者的耐受性(如胃潴留量),如患者无不适,可每12~24 h增加250 ml,最大速度为100~125 ml/h。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护士要合理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避免快速输注引起胃肠道并发症或速度过慢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持续肠内营养液灌注的时间一般为3~5 d,也可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情况而定。当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切口愈合较好无吻合口漏时,即可改为间歇输注,1~2 h内将500 ml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4次/d,可按通常的用餐时间进行。营养液也可由营养食堂或家属自制提供。间歇输注方便了患者下床活动,一般于术后第7天开始经口进流食时,即可减少营养液灌注,2次/d。以后根据进食情况逐渐减少营养液灌注量。经口进食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即可停止灌注,一般于术后第14天停止肠内灌注。而对照组于术前只留置胃管,术后常规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补充营养,在肠道通气良好且无吻合口瘘的情况下开始进流食,并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软食。

1.2.3护理要点:首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如术前进食不畅、厌食及肿癌造成的能量消耗增加等因素,手术创伤大及术后禁食造成的营养物质不足等。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术前营养支持计划,和术后肠内全营养治疗计划参照患者热量的需要量:基本需要量25 kJ,中度应激25~30 kJ,重度应激30~35 kJ。①做好宣教:告知患者营养不良对围手术期患者的预后影响,如可能出现吻合口瘘、创伤愈合缓慢、对失血的耐受明显下降、免疫力下降、并发症增加等。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术后早期肠内全营养支持治疗对康复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营养计划的制订,在灌注过程中积极配合。②监测:在肠内全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与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能及时发现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营养治疗是否达到预期目的。③严格控制肠内灌注营养液的温度和量。一般营养液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必要时可采用保温设备。我科室应用的是复尔凯800型营养液灌注泵,可调控温度和速度,从而减轻护士工作量(速度要求同前)。④营养液输注时,患者应采取半卧位,床头摇高30~45度,可减少反流和误吸。⑤鼻胃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鼻胃(肠)管,标记外端露出鼻孔的长度,预防营养管的移位、脱出、扭曲,保持管道清洁通畅。持续输注营养液时,应每4~6 h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1次,每次输注完毕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1.2.4观察指标:对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体重的变化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x±s)

组别例数总蛋白

(g/L)白蛋白

(g/L)血红蛋白

(g/L)体重

(kg)干预组8364.8±10.230.2±3.4106.4±22.664.4±5.2对照组8356.5±1.0429.8±2.093.8±10.758.9±2.9P值﹤0.05﹤0.05﹤0.05﹤0.05

3小结

对于早期和中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而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肠内营养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减低治疗成本,从而强化整体医疗的治疗效果[2]。我科自2012年3~11月,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预防和减少营养不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住院天数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4参考文献

[1]张建中.外科学[M].第1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214-217.

[2]孙摇新,杨忠明,黄曼玲.合理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改善[J].吉林医学,2012,33(19):4037.

[收稿日期:2013-01-30编校:赵英/徐强]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