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593次
结肠癌是胃肠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位置在乙状结肠,其次是盲肠与升结肠以及降结肠和横结肠。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8%~21%,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肠梗阻是结肠癌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起初病情症状较轻,一旦发展到全梗阻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时,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此时,选择及时、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2]。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46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4~79岁,平均61.4岁。患者出现梗阻症状至到就诊时间0.5~9 d,平均4.5 d。患者均有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结肠梗阻表现。患者入院后查体,肠鸣音降低或消失,腹部压痛、反跳痛。术前有便血、便秘、里急后重等大便习惯改变者41例。腹部X线平片、增强CT提示:低位结肠梗阻。纤维电子肠镜检查,明确病理诊断者10例。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结肠脾曲17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26例。术后病理分型:腺癌33例,未分化癌7例,黏液癌6例。
1.2手术方法:本组4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Ⅱ期手术13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2例,Ⅰ期手术33例。术中采用的灌洗方法如下:先充分游离结肠,首先在距离肿瘤5~10 cm处切断近端结肠,将直径2~3 cm的螺纹管插入断端,用粗丝线结扎固定螺纹管,接下来常规阑尾切除,从阑尾口插入24号Foley导尿管。为了防止灌洗液体流入小肠,用肠钳夹闭回肠末端,然后用温生理盐水持续滴入Foley管行持续灌洗,灌洗时间约30 min,直至流出液体彻底变清为止。接下来用灭滴灵+丁胺卡那霉素冲洗结肠,冲洗完毕后拔出螺纹管及尿管,处理阑尾残端,修剪结肠边缘,在梗阻远端插入肛管,用生理盐水直至冲洗清亮。用碘伏消毒肠腔,吻合完毕留置肛管。Ⅱ期手术13例,其中5例采用Hartmann术式。永久性结肠造口术2例。
2结果
Ⅰ期手术33例,Ⅱ期手术13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瘘2例,腺癌33例,未分化癌7例,黏液癌6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7.8%。
3讨论
大肠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左半结肠癌大约占大肠癌发病率的54%左右[3]。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般为闭袢性肠梗阻,持续梗阻可以影响肠壁的血液循环,病情进一步发展发生结肠坏死、穿孔甚至感染性休克。②左半结肠癌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发展缓慢,早期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本病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一般常伴有基础疾病,大约有50%以上的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③出现梗阻症状以后,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一般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分期手术使部分患者失去了肿瘤切除的机会,同时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故主张Ⅰ期手术切除吻合。Ⅰ期手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关键:术中需要彻底近端结肠减压和灌洗,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这样有利于术野的显露和手术的操作,也有利于扩张肠管的恢复。②加强术后管理:术后要继续纠正患者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失衡,促进吻合口愈合,减轻肠壁水肿,选用足量、高效抗生素。定时扩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避免影响吻合口愈合[4]。③充分的术前准备:必须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④重视手术操作:吻合口需做到“上要空、口要松、下要通”,目的是保证吻合口血运、吻合口没有张力。
由于急诊手术未作肠道准备,肠内粪便堆积,大量细菌生长繁殖,易引起腹腔感染。同时梗阻上段肠壁增厚,炎性水肿,肠管口径不一致,吻合后易发生吻合口瘘。有下列情况时应以分期为好:①患者一般情况差,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不能耐受手术者,患者有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年老体弱不能行急诊手术者。②结肠癌合并肠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者。③术医生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应付复杂情况时。④部分乙状结肠下段、直肠上段癌患者。
4参考文献
[1]贾鹏松.结肠癌致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7):30.
[2]张治平,肖勇.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56例外科治疗体会[J].腹部外科,2005,3(1):85.
[3]于智勇.I期切除吻合治疗梗阻性左侧结肠癌21例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33.
[4]邓海军,韩述岭,黄祥成,等.术中结肠灌洗一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8例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9,22(1):25.
[收稿日期:2013-01-30编校: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