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63次
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病症,其中最主要的为表浅性膀胱癌,约占70%~80%。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目前是以手术治疗进行膀胱切除术为主,严重患者辅以放疗或者化疗[1] 。目前国际上对于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电切术(TUR-BT),但其手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治愈后约50%的患者易出现复发现象,其癌变程度增高或浸润能力增强[2] 。因此,在电切术后,均要进行一定的辅助治疗。定期对膀胱进行有效可靠的灌注化疗,对于防止膀胱癌的复发和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羟基喜树碱(HCPT)、吡柔比星(THP)等药物,对于预防膀胱肿瘤复发和继续病变具有一定疗效。但单独使用吡柔比星或者羟基喜树碱,虽可有效降低癌症复发率,但仍有一部分的复发病例。为探讨更好的防治膀胱癌复发的方法,本试验采用三种不同给药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38例浅表性膀胱瘸患者,男96例,女 42例,年龄19~40岁,平均35.2岁。各病例体重均为正常且无其他严重病症。138例中,有单发性肿瘤82例,多发性肿瘤56例。均已事先进行电切术手术治疗,然后进行药物灌注辅助处理。
1.2 操作方法:将138例患者按照病例号,随机分为THP组、 HCPT组及COMB组,每组46例。THP组:在患者手术1周后,将30 mg THP溶于5%葡萄糖液50 ml当中,制成灌注液体;然后将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在膀胱中置入导尿管,尿液排净后开始灌注。5 min更换一次体位,膀胱内液保留30 min后排出,给药时间为1次/周,8次以后,每个月给药1次,共给药10次,总疗程为12个月。HCPT组:在患者手术1周后,将16 mg HCPT溶于 0.9%氯化钠溶液50 ml当中,制成灌注液,然后将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在膀胱中置入导尿管,尿液排净后开始灌注。5 min更换 1次体位,膀胱内液保留30 min,给药时间为1次/周,8次以后,每个月给药1次,共给药10次,总疗程为12个月。COMB组:在患者手术1周后,第1周按照HCPT组操作方案灌注HCPT液体,第 2周改为THP组操作方案灌注THP液体,两者交替循环,至2个月。然后每个月给药1次,两种药物交替循环使用,共给药 l0次,总疗程为12个月。
1.3 疗效观察:所有病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个月。各组患者灌注后,定期进行B超、尿常规、血常规等各项检查,观察并记录每次治疗后患者局部和全身的反应。第1年隔3个月进行1 次膀胱镜检,第2年之后6个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当发现可疑病变则进行活检以确定是否复发。同时在灌注前和灌注6个月后,观察记录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LT)和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以及外周血象指标血红蛋白(Hb)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三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统计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详细记录各后者情况进行比对。详见表1,结果可见,COMB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THP组和HCP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三组患者进行膀胱刺激、白细胞异常、肾功能障碍率等不良反应进行比对,COMB组在各方面均明显低于THP组和HC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目前,膀胱癌是绝大部分成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病症。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梗阻及血尿等症状。虽然大部分患者通过经尿道电切术或手术切除可治愈,但由于手术不彻底、灌注不规范、肿瘤细胞耐药性强等因素,导致该病极易复发。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灌注化疗,它可消除原位癌或残留病变,避免癌细胞深层浸润,延缓和降低癌症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4] 。目前,有关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防治工作,仍然是国际上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THP是一种高分子化疗药物,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为,药物分子进入癌细胞后,通过抑制 DNA聚合酶,阻止DNA进行复制和转录,促使癌细胞快速死亡[5] 。其优势在于起效快,抗癌活性强、对其他器官刺激性较弱等。但其临床局限性表现在于对膀胱有较强的刺激性作用,从而发错容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炎性反应等并发症。HCPT则通过作用于拓扑异构酶,致使癌细胞DNA链条发生损伤、断裂,从而干扰其 DNA进行复制,控制DNA的继续合成,破坏细胞分裂周期,导致癌细胞停止分裂、并最终死亡[6] 。其优势在于基本不被膀胱黏膜吸收,对膀胱刺激性作用相对较小,且抗肿瘤作用较强、对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对其他人体器官不构成不良影响[7] 。结合本次研究过程和结果表明,使用联合用药患者,其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单独进行HCPT或THP膀胱药液灌注者,显示出了较好的协同作用。究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两种可能:①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膀胱肿瘤细胞耐药性;②还可能与用药先后顺序及用药间隔时间及长短等因索密切相关。但对于这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和详细原理,还需要进一步反复进行临床试验和科学阐释。目前的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疗效最好,且无不良后果。综上所述,THP和HCPT联合给药,对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继续研究并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王 军,范 荣.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37.
[2] 陈涤平,张 宇.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2):121.
[3] 李家贵,陈 忠.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方案的选择 [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5):243.
[4] 蒋建光,沈 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8):1117. [5] 陈 樱,张 沫,张 捷,等.动态观察高糖对THP-1人单核细胞表达 iNOS和IL-1β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3):373.
[6] 洪鸣凰,裴元英.羟喜树碱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8,17(4):255.
[7] 张劲松,汪兴旺,却 辉,等.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09,19(4):23. [收稿日期:2013-02-26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