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2-09-19 浏览次数:551次
作者:杨善敏,刘少忠 作者单位: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池州市人民医院(刘少忠)
【摘要】 目的 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连续选取冠心病患者64例(稳定心绞痛组 2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 3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0例,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4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CRP值,并对照分析。 结果 冠心病组CR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CRP值均高于稳定心绞痛(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UAP组与AMI组相比较,CR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CRP测定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 of C-reaction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ang Shanmin ,Liu Shaozho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izhou , Chizhou 247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serum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Patients with CHD(n=64) and normal control(n=40) were selected continuously, serum level of CRP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in both of the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serum levels of CRP (P<0.05), the level of serum CRP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and 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P<0.05), but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AP group and AMI group in serum levels of CRP(P>0.05). Conclusion Serum level of CPR were differen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HD, the detection of CRP can help in the CHD diagnosi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reactive protein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中,CHD占其病死率的50%以上。CH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血栓形成。AS形成对损伤的血管内膜而言是一个炎症反应过程,而C反应是蛋白(CRP)是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代表性指标[1]。本文通过检测CRP在不同CHD患者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池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就诊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4例。冠心病患者64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23例,不稳定 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tction,AMI)1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AMI和UAP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2]、《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的标准,SAP临床诊断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4]。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者,共4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使用情况。各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资料具可比性。各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病变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CRP的检测 全部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由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试剂盒由上华科华公司提供,线性范围130 mg/L,参考区间为0~8.0 mg/L。
1.2.2 冠状动脉造影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进行,术前鞘内注射肝素3 000 U,以标准技术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狭窄程度有定量冠脉造影(QCA)法测定,并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专家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多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较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RP分别为(19.69±5.00) mg/L与(7.63±2.11) mg/L,两组比较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冠心病组组内血清CRP水平比较 不同类型冠心病各组CRP值分别为, SAP组:(15.43±2.69) mg/L, UAP组:(21.5±4.66) mg/L,AMI组:(23.6±3.06) mg/L。组间比较发现,SAP组明显低于UAP组和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RP是Tillett和Francis于1930年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发现的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聚糖结合的急性期反应物质,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属于γ球蛋白。CRP作用涉及:激活补体,影响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增加白细胞活性,诱导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与血清脂蛋白相互作用,通过氧基团黏附因子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进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过程,也伴随着一个慢性炎症过程,CRP在动脉粥样硬化致病过程中沉积在动脉壁内,与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共同存在。局部CRP可通过诱发内皮细胞分泌和表达黏附分子和化学趋化因子,上调黏附因子的表达,调节动脉壁内多种细胞和循环中单核细胞的促进炎性分子分泌作用;增加LDL的调理素作用并调节巨噬细胞摄取LDL,后变为泡沫细胞;促进IL-6和内皮素-1的分泌,促进主动脉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增加活性和扩大其他炎性介质的促炎性效应;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动脉内膜增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CRP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进展的强促炎因子[5]。研究表明,排除其他引起的CRP升高因素,CRP水平高低还可以反应冠脉病变炎症反应的强弱[6]。CRP在斑块中沉积,随着斑块增大,沉积增多,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特别是坏死斑块边缘,CRP反应强烈[8],对心血管事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表明,CHD患者中血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CRP可能与CHD有密切相关。这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8]。研究还显示:AMI组和UAP组CRP值与SAP组CRP值相比较,有显著差异。而UAP组与AMI组同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表明ACS血管炎症程度较为严重。炎症的产生程度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SAP组病情较为稳定,冠脉的炎症激活过程较轻。
本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CRP测定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振修.C-反应蛋白的检测.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3):261-26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409-412.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10-725.
[4] 叶任高,陆再英,陈灏珠,等. 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0-311.
[5] 吴 超,杨跃进.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应用的新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8,10(1):69.
[6] 汪焱,胡立群.老年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临床观察.安徽医学,2008,29(2):133.
[7] 陈润祥,胡健.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斑块形态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6): 325-327.
[8] 刘兴德,王淑琴,吴立荣,等. 血清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8,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