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2-01-05 浏览次数:426次
作者:李海,宁全福,王俊明,任成波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关键词】 恶性肿瘤;化疗;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大血小板比率
为了解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PLT)、PLT体积分布宽度(PDW)、PLT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PLT比率(P-LCR)的变化,并分析临床意义,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研究分析我科初次化疗患者13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标准的初次化疗患者138例,男78例 (肺癌36例、大肠癌23例、胃癌6例、食管癌5例、胰腺癌3例、精源细胞瘤1例、阴茎癌2例、软组织肉瘤2例);女60例 (乳腺癌 21例、肺癌21例、大肠癌5例、胃癌4例、食管癌2例、胆管癌1例、卵巢癌6例);年龄18~65岁。入选标准:(1)经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不包括血液病、骨髓受侵患者;(2)未经放疗;(3)符合化疗条件,初次化疗患者;(4)化疗期间未使用化疗药物以外的其他影响PLT的药物;(5)化疗患者。
1.2 仪器及试剂
XT-2000i五分类血球计数仪,以及配套试剂;湖北金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钾抗凝管(附加剂/型号代码:EDTAK2/K2E)。
1.3 标本采集
于患者化疗前1 d、第7天、第14天、第20天晨起未进食采血,按EDTA二钾抗凝管操作说明抽取静脉血2.5 ml,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XT-2000i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及使用试剂盒检测,取血后4 h内完成检验。
1.4 化疗药物
吉西他滨、丝裂霉素、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多柔比星、比柔比星、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开普拓、达卡巴嗪、长春地辛、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依托泊苷。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化疗第7天,PLT开始下降,并PDW、MPV、P-LCR均下降(P<0.05);化疗第14天,PLT、MPV均进行性下降(P<0.05),但PDW、P-LCR较化疗第7天增大(P<0.05);化疗第20天,PLT、MPV、P-LCR均较化疗第14天有所回升(P<0.05),但PDW下降(P<0.05),P-LCR与化疗前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0天,PLT、MPV、P-LCR与化疗前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于化疗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化疗前后血小板及其参数变化 化疗前后血小板及其参数两两比较
3 讨论
化疗药进入血液循环,对骨髓功能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外周血可见血白细胞、PLT、血色素、红细胞下降。PLT下降明显可导致出血,并出现相关脏器出血的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PLT主要在骨髓巨核细胞胞浆产生,其数量和大小与巨核细胞的增殖率、体积和生成速度有关,并受促血小板生成因子和激素的调节[1]。研究PLT于化疗后的变化规律,对有效预防PLT下降,预防因血小板减少出现出血现象有极大意义。体积>20 fl 的PLT称为大PLT,是新生的PLT,它对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较强,含有较多致密颗粒,可释放更多的5-羟色胺和β-血栓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使血小板之间聚集和黏附功能加强[2]。所以,化疗后PLT变化中,大PLT变化为一重要指标。
本研究提示,化疗后PLT下降于化疗第14天最为严重,之后PLT渐自行恢复;MPV变化规律基本与PLT相一致。PDW表现为化疗第14天最高,高于化疗前1 d及化疗第20天,说明化疗后,于第14天大PLT开始增殖,说明PDW增高为化疗后骨髓恢复早期的指标,同时化疗后PDW增加说明骨髓抑制开始解除,大PLT增殖频繁。P-LCR于化疗第14天增高明显,也说明于第14天大PLT开始增殖。所以化疗后,观察PLT变化,需认真分析其相关参数,尤其PDW、P-LCR,才能更准确、更早期分析血小板恢复情况,判断预后,及时合理施治。
【参考文献】
1 王凤计主编.现代血液细胞诊断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4.142.
2 周润香,徐功杰,杨建文.急性脑血管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