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CT血供分型与VEGF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1-12-14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李运成,王群兴,谭光喜,向希映,鲁际 作者单位:1.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水平与HCC 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 根据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增强扫描时病灶的强化特点分为肝动脉、肝动脉加门静脉、少血供等不同血供类型HCC患者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20 例健康人和60 例HCC 患者血清中的VEGF 水平,并将HCC血供类型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水平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肝动脉血供HCC 患者血清中VEGF 含量及20例门静脉与肝动脉双重血供HCC 患者VEGF 水平明显高于少血供和健康人群 (P<0. 01);20例少血供HCC 患者VEGF 水平与健康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CC患者的CT不同血供类型与血清VEGF水平有关,可为HCC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关键词】 肝细胞癌;血供分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C)在我国是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预后甚差。基础及临床研究人员在基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 HCC患者血清中VEGF 的表达水平是反映HCC侵袭生长及转移潜能的有效生物学指标[1]。新生血管生成是肝癌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血管形成的过程是肿瘤生长和转移所必需的阶段,并影响患者的预后。而VEGF是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促进因子。HCC肿瘤病灶的MSCT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又与VEGF 浓度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HCC的MSCT多期表现进行肿瘤血供分型,并与HCC患者血清中VEGF 的表达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研究,试图以MSCT多期扫描评价HCC的生物学特性,为HCC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经综合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而肝功能正常的HCC患者,术前均进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扫描。为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入选病例均无转移和并发症,肝功能正常,术前不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患者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28~74岁,平均50.7岁。甲胎球蛋白阳性者47例(占78%)。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QXi型多层螺旋CT(4i)机,LiebelFlarsheim型高压自动注射器。扫描条件120KV, 220mA,层厚及间距均为5mm。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全肝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ml,总量按1.5ml/kg体重计算。用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注射流量为3ml/ s,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25~30s行动脉期扫描, 60~70s时行门脉期扫描, 110~120 s时行平衡期扫描。
1.3 肿瘤血供的MSCT分型
根据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CT表现,参考黄娟等[2]的方法,分为 ①动脉血供型;②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型;③少血供型。不同血供类型的肿瘤在强化时间和强化程度上有所不同。在平扫基础上CT值增加幅度<20HU为轻度强化;20~40HU为一般强化;>40HU为明显强化。
1.4 实验方法
血标本经3 000r/ min 离心5min ,取上清分装于无菌干燥EP 管, -20℃冰箱保存。实验前20min 取出平衡至室温。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人血清VEGF表达水平。人VEGF ELISA试剂盒(进口分装) 购自ADL生物工程公司,最小可测人VEGF达30pg/ml 。实验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2 结果
2.1 螺旋CT扫描对HCC血供的显示
60例HCC中,肝动脉血供型20例;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型共20例;少血供型20例。
2.2 HCC血供分型与其血清中VEGF 的表达水平关系,肝癌的CT不同血供类型与VEGF的表达水平关系
3 讨 论
3.1 VEGF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恶性肿瘤细胞能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 ,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血管生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与VEGF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信号传导,释放各种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最终引起血管增殖[3],使肿瘤内出现新生毛细血管而获得进一步生长的能力,并呈指数生长,侵犯血管、淋巴而发生转移。
肝脏有肝动脉和门静脉两套供血系统,正常肝组织大都由门静脉供血,而肝癌血供比较复杂多样。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肝癌血供多样化的关键环节。多数肿瘤在发生后以无血管的方式在组织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而不生长,只有一部分肿瘤可以成功启动血管生成。Folkman等[4]提出了肿瘤诱导血管生成“开关”概念,并且提出了肿瘤血管生成“开关”平衡假说,认为肿瘤局部的血管生成取决于该局部血管生成促进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因子增加或抑制因子减少都会引起“开关”趋向开启。VEGF是最主要的促进因子,当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使VEGF过分表达时,可促进血管的形成,从而引起肝癌血供方式的改变。本研究显示小肝癌早期强化不明显,呈少血供,VEGF表达水平不高;坏死明显的肿瘤强化也不明显,VEGF表达水平也不高。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因VEGF表达水平不高,肿瘤血管生成“开关”没有开启而肿瘤新生血管少,肿瘤缺血坏死,导致CT强化不明显。而血供丰富的肿瘤CT强化明显,VEGF表达水平高,这说明肿瘤血管生成“开关”已开启,有大量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3.2 HCC的CT血供分型与VEGF表达
VEGF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开关”开启。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决定HCC血供类型,血供类型又决定了CT的强化表现。HCC血供类型与VEGF表达和CT表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研究CT显示,动脉血供型在动脉早期可以看见异常血管显影,而肿瘤的强化在动脉晚期和毛细血管期最明显,CT值较平扫增高 40 HU以上;动、门脉双重血供型的肿瘤强化时间较动脉血供型稍晚,最佳强化时间在毛细血管期和平衡期,强化程度与动脉血供型无显著差异;部分小肝癌或肝癌大面积坏死时肿瘤表现为少血供,少血供型仅表现平衡期病灶内或边缘轻微强化,CT值较平扫仅增高 20HU左右。肿瘤强化程度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动脉血供型与动、门脉双重血供型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都高,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血供型与动、门脉双重血供型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少血供型血清VEGF表达水平(P< 0. 01);少血供型血清VEGF表达水平与正常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从肿瘤的最佳强化时间来看,说明肿瘤微血管越丰富,强化越明显,VEGF表达水平也越高。同时也说明VEGF表达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有关[5]。
通过CT增强扫描既可以了解肿瘤的血供类型,又可以预测肿瘤的VEGF表达水平,帮助我们选择治疗方法。TACE治疗血供丰富的肿瘤短期效果较好,被广泛采用。但是血供丰富的肿瘤VEGF表达水平都高。采用TACE灌注化疗与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建军,胡敬群,蔡建强,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癌血清中的表达意义[J ] . 中华肿瘤杂志,2001 ,23(5) :389392.
[2] 黄娟,周祥平,刘荣波,等.原发性肝癌血供特点的类型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1):753756.
[3] 姚登福,祝勇,吴信华,等.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分析的临床价值[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2):9294.
[4] Hanahan D,Folkman J.Patterns and emerging mechanisms of the angiogenesis switch during tumorigenesis[J].Cell,1996,86(3):353364.
[5] Mise M,Arii S,Higashituji H,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ne expression in live tumor[J].Hepatology,1996,23:45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