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XPD/ERCC2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关系

发表时间:2011-07-07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谷健 梁军 邓芳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 目的 了解XPD/ERCC2 Lys751Gln (C→A,35931) 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70例Ⅳ期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前取静脉血并提取DNA,以real-time PCR法对XPD/ERCC2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对病人行奥沙利铂化疗,观察客观缓解率,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XPD/ERCC2 Lys751Gln基因位点在本研究人群中的突变类型及频率为:C/C55.72%,C/A 35.71%,A/A 8.57%。70例结直肠癌病人化疗有效率(CR+PR+SD)为54.29%,C/C与C/A+A/A基因型在化疗有效组(CR+PR+SD)和无效组(PD)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6,P<0.05)。结论 XPD/ERCC2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病人接受奥沙利铂一线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有关。

  【关键词】 XPD/ERCC2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直肠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已成为全球发生率第三、病死率第四的恶性肿瘤,约有一半的病人发生转移或复发[1]。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案,其铂原子可损伤肿瘤细胞DNA而使其死亡。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RCC2)是参与受损DNA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过程的一种重要的酶,其活性直接影响铂类药物的化疗效果。ERCC2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最常见的SNP导致第751位密码子由赖氨酸(Lys)变为谷氨酰胺(Gln),此多态性影响奥沙利铂(L-OHP)的治疗效果。本实验旨在验证该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指导结直肠癌病人个体化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70例,均为Ⅳ期。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30~74岁,中位年龄56岁。结肠癌28例,直肠癌42例。其中51例应用改良FOLFOX4方案,19例应用XELOX方案治疗。所有病人标准体力状况评分(PS)≤2,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经CT、MRI等扫描有可测量的实体病灶;无重要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血常规、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正常;均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化疗方案

  所有病人均接受以L-OHP为主的一线化疗。改良FOLFOX4方案:L-OHP(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30 mg/m2,静滴2 h,第1天;亚叶酸钙(CF,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30 mg/m2,静滴2 h,第1~5天;氟尿嘧啶(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300 mg/m2,静滴4 h,第1~5天;每3周重复。XELOX方案: L-OHP130 mg/m2,静滴2 h,第1天;卡培他滨(Xeloda,瑞士罗氏公司生产)1 250 mg/m2口服,每天2次,连服2周;每3周重复。

  1.3 疗效评定

  所有病人在化疗2~3个周期后均行CT或MRI扫描,评价其近期疗效。按照WHO的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可测量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横径乘积总和减少50%以上,持续至少4周;稳定(SD),各病灶两垂直径乘积之总和减少<50%,或增大<25%,持续至少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病灶的双径乘积之总和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灶。

  1.4 样本收集和基因分型

  所有病人在化疗前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上海华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液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分离白细胞基因组DNA。基因分型采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I,Foster City, CA, USA)生产的SNP基因分型试剂盒及TaqMan PCR混合试剂盒,带UNG酶。每个反应体系包括:TaqMan混合试剂盒 12.5 μL,20×TaqMan SNP基因分型试剂 1.25 μL,10 mg/L的基因组DNA2 μL,超纯水9.25 μL,总体系25 μL。在ABI Prism 7500型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SNP分型,95 ℃、10 min进行AmpliTaq 金牌酶活化,92 ℃、15 s进行变性,60 ℃、1 min进行退火及延伸,共40个循环。用SDS软件进行分型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基因分布情况经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基因多态性与病人化疗后的客观缓解率之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并经Logistic 回归模型计算OR及95%CI。采用SPSS13.0和PPMS 1.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均为α=0.05。

  2 结 果

  2.1 ERCC2基因型分布及遗传平衡检验

  本实验研究的70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ERCC2基因751位密码子存在3种等位基因型,其基因型及频率分别为:C/C 55.72%,C/A 35.71%,A/A 8.57%。经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检验,χ2=0.47,P=0.49,该样本达到了遗传平衡,因此该人群具有代表性。

  2.2 ERCC2基因多态性与客观缓解率的关系

  70例Ⅳ期结直肠癌病人治疗2~3周期后评价疗效,其中CR者0例,PR者18例,SD者20例,PD者32例,化疗有效率为54.29%。将至少含有一个A碱基的等位基因型合并(C/A+A/A),并按疗效将病人分为有效组(CR+PR+SD)和无效组(PD),其中有效组C/C基因型27例,C/A+A/A基因型11例;无效组C/C基因型12例,C/A+A/A基因型20例,两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926,P<0.05)。 经Logistic回归统计,病人的性别、年龄、PS评分、解剖部位和本研究所列的两个化疗方案等因素与化疗敏感性均不相关,校正后ERCC2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具有相关性(OR=4.091,95%CI=1.535~10.905,P<0.01)。

  3 讨 论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对结直肠癌细胞株及顺铂耐药的细胞株等多种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它以DNA为靶点,易与DNA链上的G共价结合,并可能形成链间交联,从而阻断DNA的复制及转录。NER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一种主要的DNA修复系统,同时也是修复奥沙利铂所致的DNA损伤的最主要途径[3]。ERCC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NER途径中的一种重要的酶。

  本实验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DNA,而非从瘤内获取,虽然目前尚无关于肿瘤细胞内和非瘤细胞内DNA修复能力(DCR)的关系的研究报告,但BOSKEN等[4]研究显示,非瘤细胞内的DNA修复能力仍可以影响肿瘤的化疗效果,且同样呈负相关。由于取用外周血方便简捷,避免了许多未手术的病人获取组织困难的问题,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目前发现XPD的几种多态性位点与DCR有关,该基因的第751密码子C→A多态分别被Lys751→Gln751氨基酸替代,这个多态位点不但存在连锁不平衡,而且其突变表型与DRC密切相关[5]。目前这种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此基因多态性的生物学效应仍待继续研究。PARK等[6]分析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XPD基因第751密码子的SNP结果表明,C/C基因型病人的缓解率为24%,而C/A和A/A基因型病人均仅为10%(P=0.015),这与本实验观察到的C/C基因型病人有较好的化疗敏感性相一致。此结论也与有关文献相符〖7,8〗。但是另一些研究则持不同意见,认为XPD的SNP与化疗敏感性无关[9]。本研究对70例中国汉族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ERCC2 Lys751Gln优势基因(C/C)较劣势基因(C/A+A/A)有较好的肿瘤客观缓解率,提示该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对中国汉族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相关。继续深入研究疾病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等指标可以为科学选择个体化用药,增加病人获益,降低治疗成本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谷华平,尚培中. CD44v6和PTEN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关系[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44(1):3-5.

  [2]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91-93.

  [3]REARDON J T, SANCAR A. Molecular anatomy of the human excision nuclease assembled at sites of DNA damage[J]. Mol Cell Biol, 2002,22(16):5938-5945.

  [4]BOSKEN C H, WEI Q, AMOS C I, et al. An analysis of DNA repair as a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l Cancer Inst, 2002,17,94(14):1091-1099.

  [5]林莉. DNA损伤修复与铂类耐药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 2006,15(1):29-31.

  [6]PARK D J, STOEHLMACHER J, ZHANG W, et al. A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 gene polymorphism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 to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 Cancer Res, 2001,61:8654-8658.

  [7]SARRIES C, ALBEROLA V, MENDEZ P, et al.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DNA repair genes predict survival in gemcitabine/cisplatin treat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P)[J].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3,41(Suppl 2):S148.

  [8]VINOLAS N, ROIG B, REGUART N, et al. XPD polymorphism in cisplatin/vinorelbine treated stage Ⅳ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P):genetic analysis of a Spanish Lung Cancer Group phase Ⅱ trial[J]. Lung Cancer, 2003,41(Suppl 2):S118.

  [9]袁芃,缪小平,张雪梅,等. XPC和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J]. 中华医学杂志, 2005,85(14):972-97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