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恶性淋巴瘤阿霉素化疗的心电图分析

发表时间:2011-02-17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罗群 陈素芬 蒲小燕 余 萍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 四川省肿瘤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阿霉素对心脏毒性作用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87例恶性淋巴瘤阿霉素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化疗前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阿霉素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表阿霉素及吡喃阿霉素组(P<0.05)。结论 心电图可作为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调节药物单次治疗剂量或中止治疗方案最简便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 淋巴瘤 阿霉素 化疗 心肌毒性 心电图

  恶性淋巴瘤从病理及临床可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治疗通常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化疗中较常用的是蒽环类广谱抗癌抗生素中的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ADM)及吡喃阿霉素(THP)等,其近期疗效在70%左右。但由于对心肌的毒性作用致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现将阿霉素对恶性淋巴瘤治疗过程中心电图改变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87例均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为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男性55例、女性32例,年龄3~78(平均41.2±18.6)岁。HD 23例,NHL 64例。合并乙肝2例、糖尿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治疗前心电图正常71例,异常16例,异常率为18.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左室高电压各3例,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右室高电压、左室肥厚、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各1例。

  1.2 化疗方案

  1.2.1 HD 用ABVD方案:①EADM 40mg/m2静滴,第1d、第15d、每4w为一周期,共用6个周期;②ADM或THP 25mg/m2静滴,第1d,第15d,每4w为一周期,共用6个周期。

  1.2.2 NHL 用CHOP方案:①EADM 60mg/m2静滴,第1d,每3周为一周期,共用6个周期;②ADM或THP 50mg/m2静滴,第1d,每3周为一周期,共用6个周期。

  1.3 心电图记录 化疗开始前均采用日本光电9320K心电图仪作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化疗期间每1周期作一次12导同步心电图或出现心脏症状时即时再作一次心电图。用药后心电图异常种类为每次异常心电图种类之和,出现频率及异常程度以其中最高(重)一次为准,与治疗前同例患者心电图逐一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化疗前后异常心电图差异比较 化疗前心电图正常71例,异常16例,异常率为18.4%。化疗后心电图正常者47例,异常者40例(含治疗前异常例数,下同),异常率为46.0%。化疗前后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2 化疗后异常心电图类型 化疗后异常心电图中非特异性ST-T改变14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 Q-T间期延长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各3例,心房颤动、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交接性期前收缩、肢体导联低电压及心肌再梗死各1例。其中两种心律失常1例,两种以上心律失常2例。治疗前心电图异常的16例中,治疗后5例心电图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其余11例出现新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新出现率为68.8%。

  2.3 ADM与EADM及THP化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异常比较 ADM化疗组29例治疗后18例心电图出现异常,异常率为62.1%,EADM及THP化疗组58例,化疗后22例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异常率37.9%,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ADM是蒽环类广谱抗癌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主要抑制肿瘤DNA合成,从而抑制DNA的复制与转录[1、2],是多种肿瘤有效的治疗药物。ADM在体内还原为半醌,氧化反应后生成自由基,后者抗肿瘤作用不明显,但却通过攻击心肌细胞线粒体,导致其形态结构的损害和原发性细胞损伤。在其本身代谢中,半醌自由基又产生二级活性自由基产物,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ADM与心肌的亲合力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而心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很低,致ADM对心肌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3],主要表现为心功能降低而出现充血性心衰及各种心律失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为24%~56%[4],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等。其心律失常或心衰的发生与单次剂量及累积剂量呈正相关,因此心电图可作为ADM用药的心脏监测和指导用药的简便方法。

  文献报道ADM与EADM及THP比较三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电图改变THP及EADM明显低于ADM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ADM组与EADM及THP组化疗过程中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的差异与之相似。

  在治疗前就存在心电图异常的16例中,治疗后11例在原来异常心电图的基础上出现新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达68.8%,说明蒽环类抗癌药物在心肌本身存在损害的基础上,更易加重心肌的毒性作用。因此在心肌本身存在损害的肿瘤患者,化疗时应慎用或弃用蒽环类药物。

  ADM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是可逆的、短暂的、非特异性的,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心脏早期形态学改变较局限及ADM引起的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有关,但这种急性心肌毒性可能对后期慢性的心肌毒性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即时停药,并加用肌苷、辅酶Q等保护心肌的药物可以预防或减轻心肌损害[5]。

  【参考文献】

  1 金花,李明淑.吡柔比星、表阿霉素及阿霉素在联合化疗中的临床对比观察.广东医学,2000,22(10):968~969

  2 王曾乐.吡柔比星在老年卵巢癌病人中的心电图改变.实用老年医学,2002,16(6):318

  3 刘淑贞,于小林.肿瘤患者阿霉素治疗的心电图检测意义.实用心电学杂志,2004,13(1):29~30

  4 叶东.表阿霉素的毒性和特性.基层医学,2007,11(2):178~179

  5 朱映红,张宏星,朱明华.阿霉素静滴化疗心肌毒性224例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对比.实用心电学杂志,2004,13(6):433~43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