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36例热放疗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2-21 浏览次数:398次
作者:刘爱华 作者单位:157009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放疗科
【摘要】 目的 探讨36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放疗加热疗与单纯性放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热疗加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18例,热放组采用微波加温合并直线加速器放疗,放疗结束后30~40 min再进行热疗,每周2次,每次40 min,每例患者10次,放疗每周外照射5次,每次200 CGy,肿瘤照射剂量:鳞癌60~65 Gy,腺癌60~70 Gy,其他55~60 Gy,单纯放疗组只进行相应剂量的放射治疗。结果 热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6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疗加放疗可以通过影响多个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具有明显的互补和增敏作用。因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 热疗 放疗
热疗治疗肿瘤是应用各种致热源的热效应,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热疗配合放疗可显著提高肿瘤放疗效果,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的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射增敏措施。牡丹江肿瘤医院放疗科自2005年1月~2007年8月采用微波局部加温合并6 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治疗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热疗加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18例,热放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9~70岁,平均51岁,颈部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6.5 cm,最小3.5 cm,左颈转移7例,右颈转移11例;单纯放疗组:男12例,女6例,年龄32~68岁,平均50岁,颈部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6.0 cm,最小直径3.0 cm,左颈转移6例,右颈转移8例,双颈转移4例。原发肿瘤:鼻咽癌12例,食管癌6例,肺癌5例,乳腺癌4例,其他9例。病理类型:鳞癌20例,腺癌9例,未分化癌7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深圳市君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JAK-B型微波治疗仪,入射功率为915 MHz。根据肿瘤范围大小选用不同类型的辐射器,将辐射器对准肿瘤部位,与体表距离3~4 cm,用测温仪器紧贴辐射肿瘤部位的中央,热疗温度由计算器控制在40 ℃~42.5 ℃,最高不应超过43 ℃,直到治疗结束,每周加温2次,每次40 min,每例患者10次,放疗结束后30~40 min进行热疗。放射治疗每周外照射5次,每次200 CGy,肿瘤照射剂量鳞癌60~65 Gy,腺癌60~70 Gy,其他55~60 Gy,单纯放疗组只进行相应剂量的放射治疗。
1.3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近期客观疗效按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肿块全部消退,至少维持4周以上,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肿块消退50%以上,至少维持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NC):肿块消退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
2 结果
热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36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近期治疗效果
3 讨论
热疗加放疗可以通过影响多个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来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协同互补、增效增敏作用,其理论基础有以下四点:(1)可以降低乏氧细胞比例,这主要由肿瘤的血供特点所决定。目前所用放疗X射线的氧增强比(OER)为2.5~3.0,即对富氧细胞的敏感性高于乏氧细胞,而热疗恰恰对乏氧细胞的敏感性高于富氧细胞。大多数实体瘤中均存在着乏氧细胞,肿瘤周边部分为富氧细胞对放射线敏感,肿瘤中心部分为乏氧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而对热疗敏感。因此可用放疗配合热疗来达到既杀灭富氧细胞,又杀灭乏氧细胞的目的[1]。(2)可以使细胞周期再分布。这主要由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决定,M期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最高,S期肿瘤细胞由于谷胱甘肽合成增加,对放射抗拒,而对热疗最敏感,经过放疗后大量M期肿瘤细胞被放射损伤,细胞周期出现再分布,S期肿瘤细胞相对增多,这时再进行热疗,则进入S期细胞被热杀伤。(3)热疗可以抑制放射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即抑制放射线造成正常组织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和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从而减轻放射损伤。(4)热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在体内生长的特点之一是血管生成畸形、结构紊乱及毛细血管受压,并有血窦形成。因此其血供比正常组织明显减少,血流速度慢,血流量低,含水量高,肿瘤的这个特性为热疗提供了条件,因为正常组织在受热时有良好的血液循环,可充分散热,而肿瘤组织在加热后热量被吸收储存且难以消散,形成热库,散热不良,局部温度可高于邻近正常组织15%,即肿瘤中心与周围正常组织间可达5 ℃的温度差,当局部温度大于43.5°时,即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正常组织仍处于较低温度而不受损伤。
热疗与放疗的优势互补,协同增敏作用程度,主要通过热增强比TER来体现,即单纯照射和照射加热产生同样的生物效应所需的辐射剂量之比,在42 ℃~45 ℃范围内,TER值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加热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辐射后加热能更有效地提高TER值,加热与辐射间隔时间的延长会降低TER值[2]。因此热疗与放疗结合治疗时,加热温度、加热持续时间、两者时间间隔、先后顺序、同时加热照射量的大小等是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鹿红,李兵,熊小斌,等.食管癌外照射结合低剂量率腔内照射加热疗的疗效分析.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4):340.
2 孙晓莉.肿瘤热放疗研究进展.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