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31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05 浏览次数:481次
作者:林允信,王伯良,田小溪,仲月霞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康复科,甘肃 兰州 730070,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38
【关键词】 肺心病;并发症;心绞痛
0 引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院近年收治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3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01/200706收治住院患者31(男23,女8)例,年龄56~87岁,合并有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所有患者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及长期吸烟史,临床上表现有咳嗽、气喘,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胀痛,阵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或突发呼吸困难加重,烦躁、紫绀、大汗、头痛头昏等. 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2次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和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1]. 人院时心电图无明显缺血性STT 改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梗塞5例,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塞3例,前间壁心肌梗塞、下壁心肌梗塞和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各1例,均伴有相应心肌酶水平的升高;25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STT 改变,但心肌酶正常. 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0例,房性早搏4例,快速性心房颤动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各例,室性早搏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 所有患者经抗感染、氧疗、平喘、祛痰等基础治疗外,给予扩冠、肝素抗凝、纠正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预防及治疗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酶溶栓. 结果死亡12例,病死率38.7%.
2 讨论
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期,由于患者长期持续性缺氧,刺激肾小球旁细胞生长刺激因子,使细胞生成增多,造成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多,血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液高粘、高聚和高凝状态,进而导致微血栓形成,易发生DIC或微循环障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加重,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2]. 对于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1]: (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有持久的胸痛,心电图有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MB升高2倍以上,肌钙蛋白阳性;(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有持久的胸痛,心电图无ST段抬高,但CKMB升高2倍以上,肌钙蛋白阳性;(3)不稳定心绞痛(UA):心电图元ST段抬高,CKMB可升高,但不超过正常2倍,但肌钙蛋白阴性. 故对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不佳或原有症状加重,尤其是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时,应高度怀疑是否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一旦确诊,应积极给予治疗. 反复出现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使血管内皮损伤更加严重,胶原组织暴露,刺激血小板的附着和聚集,从而激活凝血反应链,导致纤维蛋白及免疫球蛋白也应激性增高,终致血液粘滞性及凝固性增加,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增加冠心病或其他血管性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3]. 肺心病急性期有感染因素存在时,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主要是舒张期的缩短,致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又使线粒体功能不全,ATP合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加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的刺激,使器官组织代谢障碍,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2-4]. 肺心病容易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掩盖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往往被认为是原发病治疗效果欠佳,误诊率和病死率极高.
【参考文献】
[1] 缪 丽.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与治疗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05,(9):789.
[2] 梁增益. 肺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6:951.
[3] 朱 旭,龙惠萍,徐 海. 卡托普利联合络泰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04,9(5):548.
[4] 宋郁喜,余素琴. 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02,1(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