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胸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中的治疗作用

发表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424次

  作者:许双塔,许建华,贺雅莉,叶凯,郑正荣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泉州 362000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食管肿瘤; 胃疾病; 胃排空; 手术后并发症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是食管癌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胃排空延迟,故又称胃排空延迟症。其一旦发生,明显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笔者总结15例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的临床资料,并就其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1月-2008年12月食管癌手术病例共1 256例,均实行经胸食管切除手术,手术的主要方式为经左胸的食管癌根治术、经左胸左颈食管癌根治手术和经颈胸腹联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出现胸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症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中位数62.9岁(52~78岁)。15例均发生于术后7~12 d,于拔除胃管后2~3 d出现胸闷、呃逆、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为陈积的胃内容物;重置胃管后,胃肠减压引流量均>600 mL。肿瘤的病理分期:T3 8例,T2 4例,T1 3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者8例,食管下段者7例。其中经左胸左颈的食管癌根治手术加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3例,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加食管胃胸膜顶吻合术4例,经颈胸腹联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8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者化疗。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的诊断标准,结合食管癌手术,定义为:(1)食管癌术后7 d肠蠕动能力恢复后,开胸侧呼吸音低,每日胃肠减压引流量>600 mL;(2)碘或钡剂造影检查,造影剂通过幽门缓慢或停滞于胃内,但不提示幽门梗阻;(3)无明显电解质代谢紊乱;(4)未用影响平滑肌收缩药物;(5)无机械性胃肠梗阻;(6)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基础疾病[1]。

  1.2 治疗方法

  (1)无营养管置入组7例,给予全静脉营养;营养管置入组8例,给予肠内营养。术中的营养管放置于距离十二指肠悬韧带10~15 cm处的上段空肠。(2)患者明确诊断后均采用保守治疗,予禁食、胃肠减压,温热盐水500 mL经胃管注入洗胃,胃复安10 mg以及红霉素200 mg溶解为5 mL的混悬液后注入胃管,药物注入后夹闭胃管1 h,每日2次[2]。(3)肠内营养方法:术后1 d开始,经营养管输注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每瓶500 mL,含能量500 kcal)500 mL,滴速50 mL/h;术后2 d输注能全力1 000 mL,滴速50 mL/h;此后每日输注能全力1 500 mL,滴速75 mL/h。(4)待胃管引流量逐渐减少到<400 mL/d时拔除胃管,经口流质饮食2~3 d。如无明显不适给予半流质饮食,营养管组拔除营养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营养管置入组8例,无营养管置入组7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治愈时间前者为(18.2±3.5)d(14~24 d),后者为(25.8±5.4)d(17~35 d),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2 讨 论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是一种术后胃运动功能障碍,发病率为1.2%~5.0%,其特点表现在胃排空功能障碍且无机械性梗阻的因素存在,常见的病因大体可分为糖尿病、外科大手术和自发性三个方面[34]。有报道显示,不同的病因和治疗反应并无相关性[5]。

  在食管癌手术中,由于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直接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一旦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时,由于胃液大量潴留,占据了较多胸腔的容积,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食管癌术后,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的正确诊断和即时处理非常重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以恶心、呕吐、呃逆、胸闷为主的不典型症状,同时可伴有气促甚至心律失常的发生,必须和其他疾病或者并发症相鉴别[2]。

  在治疗方面,原则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留置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67]。必要时甚至需要配合内窥镜的介入治疗[8] 。药物治疗方面,胃动力药物及红霉素等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并被证实有一定的疗效。此外,有报道显示,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9]。

  本研究显示,术中置入营养管进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缩短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的治愈时间。其原因可能是:(1)营养管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再经过十二指肠悬韧带进入空肠,起到沟通胸胃和十二指肠以及空肠的作用,有助于减少胃腔内的胃液潴留。(2)胃壁和肠壁水肿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又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发生后共有的病理改变。术中置入营养管,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可以早期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使得胃有足够时间得以休息,配合药物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有利于水肿消退,使得胃功能尽早恢复。本研究显示,置入营养管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未置入营养管组。(3)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患者尽管胃的动力减弱,但肠道功能在术后不久即已恢复。这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所以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的治疗中,通过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是最佳的营养支持手段。此外,肠内营养还可以减少静脉输液负担,有助于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黏膜的通透性,维持肠道的完整性,防止肠道菌群及其产物的易位,并且和肠外营养相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由于该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样本量偏少,得出的结论尚需在后续临床研究不断验证。笔者认为,在食管癌手术中,预防性放置营养管,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症发生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9月 第43卷第5期许双塔等: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胸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中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Malagelada J R,Rees W D,Mazzotta L J, et al. Gastric moto abnormalities in diabetic and postvagotomy gastroparesis,effeet of metoclopramide and bethanechol[J]. Gastroenterology, 1980,78(2):286293.

  [2] Parkman H P,Hasler W L,Fisher R S.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technical review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J]. Gastroenterology, 2004,127(5):15921622.

  [3] William L H. Gastroparesis, current concepts and considerations[J]. Medscape J Med, 2008,10(1):16.

  [4] Shamaila W,Baharak M. Gastroparesis: current diagnostic challenges and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9,15(1):2537.

  [5] Rajeswari A,Nonko P. Gastroparesis and gastroparesislike syndrome: response to therapy and its predictors[J].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2009,54(5):10031010.

  [6] Abell T L,Bernstein R K,Cutts T, et al.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a multidisciplinary clinical review[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06,18(4):263283.

  [7] Bouman G T,van Achterberg.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indications for endoscopic placement of nasojejunal feeding tubes[J]. The Nether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66(2):6770.

  [8] Arts J,van Gool S,Caenepeel P, et al. Influence of intrapyloric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on gastric emptying and mealrelated symptoms in gastroparesis patient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24(4):661667.

  [9] Patrick A,Epstein O. Review article: gastroparesi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8,27(9):72474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