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18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罗政军,古明高,李 霞,刘远麟 作者单位:558000 贵州黔南,黔南州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术前介入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4例患者在手术前行1~2次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肿瘤,观察术后病理切片肿瘤细胞的坏死比例及生存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切片肿瘤细胞的坏死比例<60%者16例,>60%者8例,术后生存率:1年95.8%,2年87.5%,3年54.1%,5年50.0%。结论 恶性肿瘤术前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综合治疗已成主流。近十年来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已逐渐被认可。而术前介入治疗作为新辅助化疗一种方式,其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也逐渐被重视。我院于1996~2007年开展了恶性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恶性肿瘤术前治疗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29~75岁。介入治疗前经B超、CT检查及病理确诊,其中肺癌1例、胃癌1例、乳腺癌1例、宫颈癌4例、肾癌2例、膀胱癌7例、卵巢癌1例、结直肠癌7例。按1997 UICC分期:Ⅰ期2例、Ⅱ期14例、Ⅲ期5例、Ⅳ期3例。
1.2 方法 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经造影证实后灌注化疗药物:5-FU 0.75~1 g、ADM 50~60 mg、DDP 80~100 mg、MMC 10~20 mg、MTX 50~100 mg、HCPT 10~20 mg,选2~3种药物灌注,部分患者灌注后给予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介入治疗后给予抗炎、止呕、补液、支持治疗,2天后手术。术后配合辅助性化、放疗继续抗肿瘤治疗。术前介入治疗2次2例、1次22例,介入治疗到手术时间为2~48天,其中<7天11例,7~14天8例、15~30天4例、>30天1例。
1.3 疗效观察 手术后观察病理切片中肿瘤细胞坏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有效:病理切片中肿瘤细胞坏死率>60%;无效:病理切片中肿瘤细胞坏死率<60%。
1.4 不良反应 介入治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按WHO评判标准分级。
2 结果
24例术前介入的肿瘤患者均顺利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术前介入有效率为33%。1年生存率95.8%、2年生存率87.5%、3年生存率54.1%、5年生存率50%。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热3例、臀部疼痛2例。介入治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见表1。表1 介入治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已进入综合治疗的时代,介入治疗将化疗药物直接从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到达靶器官,药物蛋白结合率较静脉给药低得多,药物效价可提高2~22倍,疗效提高4~11倍[1]。同时合用栓塞可使肿瘤缺血坏死,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术前介入治疗是新辅助化疗的一种方式,现已知新辅助化疗有如下作用:(1)缩小肿瘤、降低临床分期、有利益手术切除、减少手术中出血。(2)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3)减少术中医源性转移。(4)可以观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判断新辅助化疗疗效可观察手术切除标本内肿瘤坏死程度,如肿瘤坏死大于60%面积可认为有效[2]。本组24例均顺利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术前介入有效率仅为33.3%,有效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为:治疗例数少,介入治疗次数少,动脉栓塞例数少,介入治疗后外科医生急于手术治疗,本组22例仅介入治疗1次,行动脉栓塞的仅15例。11例于1次介入后7天内行手术切除。通常新辅助化疗需2~4周期,而在基层医院因外科医生和患者的观点落后很难实现。在介入治疗2次的2例患者中,1例宫颈癌Ⅲ期和1例肺癌Ⅲ期术后配合化疗、放疗,已生存超过5年、未见复发。术前介入对肾癌、盆腔肿瘤治疗效果较好,本组14例均健在,与肾癌、盆腔肿瘤可以有效安全地行动脉栓塞有关。在已死亡的5例中胃癌1例、结肠癌3例、乳腺癌1例,均因远处转移而死亡。本组的不良反应轻,恶心、呕吐及血液毒副作用均在Ⅲ度以下。存在的问题:介入治疗到手术时间间隔到底为多长?目前还没有定论。本组11例于介入后7天内行手术切除,病理切片仅1例肿瘤细胞坏死率>60%,我们的体会是末次介入治疗7天后再手术较为合理,其理由:(1)介入治疗后1周内多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紧接手术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2)介入治疗肿瘤的坏死、缩小也有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过短不利于肿瘤的坏死和缩小,不能达到术前介入治疗的目的。综合上述,笔者认为术前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新辅助化疗方法之一,其在肿瘤的综合治疗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临床介入治疗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
2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