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单药培美曲塞一线治疗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28 浏览次数:394次
作者:刘宁红 作者单位:北京老年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95
【关键词】 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中位生存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80%以上,大多经过隐匿,确诊时约2/3的患者失去手术机会,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随着肺癌新的有效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综合治疗的进展,其治疗效果得以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得以延长〔2〕。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NSCLC标准一线治疗方法。然而,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其功能状态以及器官贮备功能往往相对低下,在治疗过程中都会使铂类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增加。因此,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推荐,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采用高效低毒单药化疗。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药,可抑制多种叶酸依赖性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具有高效低毒特点〔3〕。为此,近年来,我们对部分70岁以上晚期NSCLC患者采用了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并对其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Ⅲb~Ⅳ期NSCLC患者,均无主要器官的功能障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凝血功能基本正常,有可测量的或可评估的肿瘤病灶,能随访。共有33例患者入选,男21例,女12例;年龄70.1~77.2(平均73.9±2.1)岁;TNM分期:ⅢB期18例,Ⅳ期15例:鳞癌20例,非鳞癌13例。肺内病灶>3 cm为大病灶,≤3 cm为小病灶,多发或双肺结节为弥漫性病灶。
1.2 治疗方法
自培美曲塞治疗前7 d开始口服叶酸,每天400 μg:直至末次化疗结束后3 w,自化疗前7 d一次性肌注维生素B12 1 000 μg,每9周重复1次,直至培美曲塞末次治疗结束后3 w。培美曲塞500 mg/m2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一次性静脉给药,静脉滴注前后行生理盐水冲管,在输注培美曲塞的用药前1 d、当天和第2天口服地塞米松4.5 mg/次,每日2次,治疗当天加用5HT3受体拮抗剂。3 w为1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合并其他疾病而需停止治疗、无法忍耐的毒性、病人拒绝继续化疗以及医生判断可以停止为止。
1.3 检测指标
所有对象治疗后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进行血液常规检测,测定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数量和其他毒副反应的监测。
1.4 评价标准〔2〕
①近期疗效按照WHO制订的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RR),以CR+PR+NC计算疾病控制率(DCR)。连续用药2个周期或以上评价疗效,如果病情缓解应于4 w后进行疗效确认。②远期疗效:随访3年,计算中位生存期(MST),从确诊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为生存期。③不良反应评价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结果
33例患者中因不能耐受或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观察1例(女),实际32例纳入疗效分析。32例治疗组患者接受2~5个周期的化疗,共化疗116个周期;其中CR 6例(9.37%),PR 5例(15.62%),NC 7例(21.87%),PD 7例(53.13%),有效率25%(8/32),疾病控制率46.87%(15/32)。
2.2 远期疗效
随访2年余,32例完成治疗的患者1年生存12例(37.5%),2年生存2例(6.25%),3年生存1例(3.113%)。MST为7.6个月。
2.3 影响MST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患者MST在性别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B期患者MST显著长于Ⅳ期患者(P<0.05);鳞癌患者的MST明显长于非鳞癌患者(P<0.05);小病灶患者的MST明显长于弥漫性病灶和大病灶患者(P<0.05)。见表1。把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因素的混杂因素考虑,对各潜在影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ST与TNM分期(r=0.327,P<0.01)、病理类型(r=0.242,P<0.01)、病灶类型(r=0.297,P<0.01)密切相关(P<0.01),MST与性别无相关性(r=0.132,P>0.05)。表1 MST和相关临床因素的比较(略)
2.4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出现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血小板下降和贫血;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包括静脉炎、脱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见表2。表2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略)
3 讨论
65%~70%NSCLC病例确诊时为不宜手术的Ⅲ、Ⅳ期患者。化疗是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一线治疗推荐新一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3〕。但对于老年患者(年龄大于70岁)或功能状态评分差(PS≥2分)的晚期NSCLC患者则不建议使用该标准方案。ASCO临床指引推荐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单药化疗。培美曲塞是一种结构上含有核心为吡咯嘧啶基团的抗叶酸制剂,通过破坏细胞内叶酸依赖性酶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4〕。体外研究显示,培美曲塞能够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转移酶的活性,这些酶都是合成叶酸所必需的酶,参与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再合成过程,它通过干扰细胞复制过程中叶酸依赖性酶代谢过程而发挥作用〔5〕。有随机临床试验报道单药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但尚未完全达成共识〔2〕。由于培美曲塞的高效低毒特点,提示其可能适用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
文献报道的培美曲塞一线治疗NSCLC的有效率15.8%~23%,MST为7.2~9.2月,1年生存率25%~32%〔6〕。而本研究对70岁以上晚期NSCLC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方案,发现近期疗效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远期MST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该组患者均为初治,未发生继发耐药有关。文献报道发现,影响培美曲塞疗效的预后因子包括PS状态、临床分期和末次化疗时间〔7〕。本组研究发现MST与TNM分期、病理类型、病灶类型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培美曲塞的主要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Hanna等〔3〕报道的结果,可能与研究对象均为高龄患者有关,有研究报道:年龄在骨髓抑制的发生中显示了重要的作用,高龄与骨髓抑制呈明显的相关性,可能与老年患者有着较差的行为状态及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有关〔8〕。但是上述毒性反应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的及时应用,化疗得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培美曲塞作为70岁以上晚期NSCLC患者的单药一线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TNM分期、病理和病灶类型是影响培美曲塞治疗NSCLC临床疗效和中位生存期的主要因素。但本文临床病例较少,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参考文献】
1 Smit EF,Matison K,Pawel J,et al.ALIMTA (Pemetrexed disodium) assecondline treatment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 phase Ⅱ study〔J〕. Ann Oncol,2003;14(3):45560.
2 周清华,孙燕.加强我国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4;7(4):2678.
3 Hanna N,Shepherd F,Fossella F,et al.Randomized phaseⅢ trial of pemetrexed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J〕.J Clin Oncol,2004;22(9):15897.
4 De Marini F,Paul S,Hanna N,et al.Survival update for the phaseⅢstudy of pemetrexed vs docetaxe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6;18(1):22415.
5 Clarke SJ,Abratt R,Goedhals L,et al.Phase Ⅱ trial of pemetrexed disodium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m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Am Oncol,2002;23(13):73741.
6 Novello S, Chevalier T. ALIMTA (pemetrexed disodium,LY231514, MTA): clinical experienc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 2001;34:107.
7 Demarinis F, Pau S, Hannal N, et al. Survival update for the phaseⅢ study of pemetrexed vs docetaxel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J〕.Am Soc Clin Oncol, 2006;24(18S):7133.
8 Crawford J,Dale DC,Lyman GH. Chemotherapy induced neutropenia: risks, consequence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its management〔J〕. Cancer, 2004;100(2):2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