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小肠间质瘤16例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0-06-29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刘蓓蒂, 秦巨峰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的胃肠道造影(GI)及CT检查。结果:16例均行胃肠道造影及CT检查,恶性14例,良性2例;肿瘤以向腔外生长为主(10例),类圆形或椭圆形居多(11例),绝大多数境界清楚(13例);良性瘤体平均大小3.1 cm×4.4 cm,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CT值净平均增21 Hu;恶性瘤体平均大小7.7 cm×6.3 cm,密度不均匀(11例),瘤中间坏死多见,增强后明显到显著强化,CT值平均净增加57 Hu。3例恶性瘤体旁见成簌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2例侵犯周围组织,1例肝脏转移。胃肠道造影主要表现为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肠腔偏侧性狭窄,肿块黏膜面溃疡,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结论:小肠间质瘤有一定的影像学检查特点,GI及CT检查能确定小肠间质瘤的存在,CT能估计病变的良、恶性,对治疗起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 小肠间质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胃肠道造影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发生胃肠壁最常见的间叶原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等技术的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相比之下,胃肠道真正的平滑肌或神经原性肿瘤少见。小肠间质瘤发生率低于胃间质瘤[1],笔者收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小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从而指导其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8~75岁,平均52.3岁。主要临床表现:黑便5例,腹部不适4例,腹痛2例,腹胀、呕吐1例,腹部肿块3例,发热2例,术后复发1例。16例分别行胃肠道钡餐检查及CT检查。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SENTION16螺旋CT机扫描。禁食8 h以上,常规上腹部CT检查扫描前准备,扫描前30~60 min口服清水或浓度为3 %的泛影葡胺500~800 ml充盈胃及小肠。扫描方式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动态增强,层厚、层距均为1.0 cm,螺距1.0。CT对比剂为三代显(碘比醇注射液),浓度为300 mgI/ml,总量为90 ml,注射流率2.5 ml/s,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5 s,静脉期为70 s。胃肠道造影采用飞利浦500MA数字胃肠机。

  1.3 病理诊断标准 免疫组化CD117(c-kit蛋白)和CD34阳性。当前GISTs被定义为消化道表达CD117,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最常见的间叶原性肿瘤,CD117阳性接近100%,CD34阳性表达约70%~89%。CD34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抗原,在GISTs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真正胃肠道内外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基本不表达[2]。

  2 结 果

  2.1 胃肠道造影 肿瘤来源于空肠8例,回肠5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12例,可仅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9例;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13例;肿块内变性坏死累及黏膜面时形成溃疡6例;1例腔外肿块与肠腔相通内见钡剂。

  2.2 CT表现 良性小肠间质瘤2例肿瘤来源于空肠。CT表现:肿块平均大小3.1 cm×4.4 cm;均为向腔外生长的椭圆形或圆形密度均匀病灶;1例见斑片状钙化,增强后CT值净增加10~30 Hu,平均18 Hu,均呈均匀强化。

  恶性小肠间质瘤 14例:肿瘤来源于十二指肠3例,回肠5例,空肠6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大小2.2 cm×3.2 cm~18.0 cm×8.6 cm,平均7.7 cm×6.3 cm,仅1例肿瘤最大径<5 cm;向腔外生长8例,向腔内、外生长4例,向腔内生长2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9例,呈分叶状4例,呈哑铃状1例。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净增加 40~85 Hu,平均57 Hu,密度不均匀,瘤内见片状低密度坏死区;4例肿瘤坏死区与肠腔相通,造影剂和(或)气体进入瘤内。境界清楚12例,侵犯周围组织境界不清2例;瘤体旁可见成簇状线状排列血管3例;肝转移1例(图1,2)。

  3 讨 论

  Mazur和Clark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Miettinen提出GIST是指胃肠道既不是典型平滑肌瘤也不是神经鞘瘤的一类间叶性肿瘤。GIST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常因黑便就诊,其它症状有上腹部疼痛、腹胀、腹块等,但极少数是由于梗阻而就诊,这可能与肿瘤向腔外生长有关。GIST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胃60%~70%,依次为小肠20%~30%,结直肠10%和食管<5%,也可发生于肠系膜及大网膜[3-4]。

  GIST来源于黏膜下间质细胞,且大多数GIST都有向腔外生长的特性[5],本组16例小肠间质瘤中有10例向腔外生长,因此临床症状一般出现较晚,肿瘤被发现时都较大。大部分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但部分恶性小肠间质瘤由于生长活跃可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本组有1例表现为哑铃状。恶性小肠间质瘤血供丰富,瘤内常出现出血、坏死、囊变;部分恶性小肠间质瘤瘤体内或旁可见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本组3例),具有一定特征性,在鉴别腹腔其它组织来源的肿瘤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CT增强肿瘤常呈持续性强化,静脉期强化最明显。恶性小肠间质瘤可侵犯周围组织,也可发生肝转移。良性小肠间质瘤出血坏死少见,故CT平扫上密度均匀,增强后常表现为均匀强化。间质瘤良恶性的判断上肿瘤大小有重要性作用,但少数间质瘤虽体积较小,病理上细胞核异形性及核分裂却很明显,这部分肿瘤在CT增强上常明显强化,因此在分析肿瘤良恶性时不仅要考虑肿瘤大小,同时还应注意它的强化程度,一般恶性小肠间质瘤多明显强化(CT值增加>40 Hu)。

  小肠间质瘤应与其它黏膜下病变(平滑肌瘤/肉瘤、淋巴瘤及神经原性肿瘤等)鉴别,以下几点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小肠间质瘤主要向腔外生长,出血坏死多见;而平滑肌类肿瘤常向腔内凸出或向腔内外同时生长,出血坏死相对少见;淋巴瘤一般密度均匀,范围较广,CT示夹心面包征和动脉瘤样肠腔扩张征,增强时常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强化;胃肠道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极低,密度常较均匀。小肠间质瘤临床上常以消化道出血就诊,与消化道腺癌相似应予以鉴别,腺癌多向腔内生长,常引起梗阻症状,而小肠间质瘤多向腔外生长,即使肿瘤很大肠梗阻征象亦不明显。少数小肠间质瘤可完全囊变,应与肠系膜囊肿鉴别,一般囊变的小肠间质瘤壁相对较厚,增强后常有不同程度强化,而肠系膜囊肿壁薄,光滑。

  CT表现对于小肠间质瘤不但能准确定位,而且具有定性的价值,特别是对于腔外型,补充了GI的不足。尤其重要的是CT可以观察肿瘤对邻近器官有无侵犯和转移,据此可以决定手术的方式和判断切除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李 鹏. 胃肠道间质肿瘤21例诊治分析[J].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20(4):386-387.

  [2] Rosai J,Ackerman LV. Ackman S surgical pathology[M]. St.Louis:Mosby,1996:645-647.

  [3] Miettinen M,Monihan JM,Sarlomo-Rikala M,et 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mooth muscle tumors(GIST)primary in the omentum and mesentery;clinicopatholi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26[J]. Am J Surg Pathol,1999,23(9):1109-1118.

  [4] 侯英勇,王 坚,朱雄增,等. 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1):20-25.

  [5] Levy AD,Remotti HE,Thompson WM,et 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radiologic featuress with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 Radio Graphics,2003,23(2):283-30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