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转移性肿瘤1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25 浏览次数:478次
作者:闫钢,李文广,沈文彬,秦立洪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江苏徐州221005
【摘要】目的 探讨脾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脾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脾转移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发现较困难,临床发生脾单发转移者少见,而伴发其他器官或广泛转移者多见,预后较差。结论 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原发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是脾转移性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 转移性肿瘤 脾 诊断 治疗
脾转移性肿瘤在临床极为少见,患者常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很难早期发现。作者回顾1998—2007年收治的15例脾转移性肿瘤病例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2~75岁,平均46.3岁,病理学诊断原发性肿瘤为:子宫内膜癌1例,卵巢癌2例,胃癌1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3例,肺癌1例,乳腺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肾癌1例,肝癌1例。
1.2 临床表现 左上腹不适或胀痛6例,左上腹包块或脾大3例,脾功能亢进2例,左腰背部疼痛1例,消瘦1例,贫血1例,发热1例。
1.3 影像学检查 15例患者经B超检查,发现脾占位者12例,诊断符合率80.0%(12/15);14例行CT检查,发现脾有转移瘤者13例,诊断符合率92.8%(13/14);8例行MRI检查,发现脾占位者8例,诊断符合率100%(8/8)。
1.4 转移性脾肿瘤的诊断和检出时间 本组病例同时发现原发性肿瘤与脾转移性肿瘤存在者仅1例,为胰腺尾部肿瘤,行胰尾与脾联合切除。其余14例,在原发性肿瘤手术及化、放疗后,发现脾转移瘤的时间距原发肿瘤诊断的间隔为6~60个月。
1.5 伴发其他器官转移 本组除5例(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胃癌、胰腺癌各1例)仅为脾转移外,其余10例均伴有其他器官转移。单发脾转移瘤为33.3%(5/15),脾转移伴广泛转移为66.7%(10/15)。
1.6 治疗及预后 本组15例患者,5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胰尾肿瘤联合脾切除术,术后生存1年;其余4例于结肠癌术后5年,卵巢癌术后2.5年,乳腺癌术后2年,胃癌术后3年,行脾转移瘤脾切除术,术后分别生存2、1.2、2.2、1.2年。另10例行非手术综合治疗者,影像学检查显示脾转移性肿瘤伴有其他器官的广泛转移,分别于半年或近期死亡。
2 讨 论
2.1 脾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及病期 脾转移性肿瘤是指起源于非脾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为9%~10%[1]。较淋巴结、肺、肝等器官转移发生率为低,临床少见。尽管临床也可见脾是原发肿瘤惟一继发转移器官(多见于乳腺癌、卵巢癌)的病例[2-3],但50%癌症患者在出现脾转移瘤时,已发生了广泛的转移[4]。本组15例中有5例单纯继发脾转移(33.3%),另10例脾转移伴有其他器官的广泛转移(66.7%)。国外文献报道脾转移性肿瘤大部分来源于尸检,癌症死亡病例中,尸检脾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为3.3%~13.0%[5-6]。由此,作者认为脾转移性肿瘤的发生是恶性肿瘤广泛转移的晚期表现。
2.2 转移途径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有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繁殖和转移的功能。通常癌在转移时,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大为降低,侵入脾的癌细胞才能生长形成转移灶。脾转移性肿瘤的产生途径包括:①血行转移,②淋巴管和腹腔种植转移,③邻近器官病变和直接侵犯[1]。本组病例的脾转移情况表明了淋巴、血行、直接侵犯等多种转移途径的存在。
2.3 临床表现及诊断 脾转移性肿瘤早期常无临床特异性症状,或仅表现为原发肿瘤或全身转移时的症状,只有在脾明显增大时,产生左上腹不适、胀痛、食欲不振、腹块、贫血、消瘦等症状。体格检查时,左上腹可扪及肿大的脾或腹块,对于有原发癌症病史者,出现反复的、持续性的左上腹胀痛或伴有脾肿大者,应考虑到脾转移瘤的可能,宜行腹部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本组15例均行B超检查,发现脾占位者12例;其图像表现:实质不均,结节状低回声,边界清楚或不规则囊性。B超检查过程无损伤,经济方便,可作为检查脾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腹部CT检查可显示脾病变大小、性质,还能发现较小的病灶、脾与病变及邻近器官的关系。本组14例行CT检查者,13例发现有脾转移性肿瘤,提示CT检查对脾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MRI检查,显示脾肿瘤为稍长T1、T2信号,本组8例行MRI检查,发现脾占位为稍长T1、T2信号,但无法鉴别良恶性。故目前临床认为CT检查是诊断脾转移性肿瘤最有价值的影像技术。同位素闪烁扫描(ECT)因特异性低,已很少使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项极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9],因存在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播散转移的危险而慎用。
2.4 治疗和预后 脾转移性肿瘤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及免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脾切除是治疗脾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对于转移器官仅限于脾而原发肿瘤未切除者,可行原发肿瘤联合脾切除[4]。对于原发性肿瘤已切除而转移灶仅限于脾者,行脾切除并辅以综合治疗。对于已有广泛转移者,尽管脾转移性肿瘤属可切除病变,也不应考虑手术治疗,应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治疗。脾转移性肿瘤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生物学特性及转移灶能否切除、是否伴有多发转移等因素有关。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参考文献】
[1] 魏云海,顾凤元.脾脏肿瘤37例诊治分析[J].肝脾胰外科杂志,2002,14(2):115-117.
[2] Lauro S, Trasatti L, Capalbo C, et al. Solitary splenic recurrence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J]. Anticancer Res,2002,22(6B):3643-3645.
[3] Okuyama T, Oya M, Ishikawa H. Isolated splenic metastasis of sigmoid colon cancer: a case report [J]. Jpn J Clin Oncol,2001,31(7):341-345.
[4] 索文军,张海林,和学法.转移性脾脏肿瘤13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1):1024-1026.
[5] Lam KY, Tang V. Metastatic tumors to the spleen: a 25-year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J]. Arch Pathol Lab Med,2000,124(4):526-530.
[6] Mainprize KS, Berry AR. Solitary splenic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J]. Br J Surg,1997,8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