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巨大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6-03 浏览次数:494次
作者:宋萌萌,乔元勋 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脂肪肉瘤;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上少见,我院曾诊治腹膜后巨大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5岁,因“腹部膨隆5年,黄染半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膨隆,无明显不适,未行诊治。5年来腹部逐渐膨大。半个月前出现皮肤、黏膜黄染,腹胀、纳差、进食后平卧则呕吐胃内容物,粪便略白,尿液色黄如浓茶样。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十余年,高血压病史十余年。体检:形体消瘦,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呈暗黄色,无腹壁静脉显露,触之紧张度较高,右下腹较其他部位略硬,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清,腹水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1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6 U/L,谷氨酰转肽酶(GGT) 384 U/L,碱性磷酸酶(AKP) 441 U/L,总蛋白(TP) 46.0 g/L,白蛋白(ALB) 31.08 g/L,球蛋白(GLO) 15.0 g/L,总胆红素(TBIL) 388.3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254.7 μmol/L,余阴性。彩超:①腹腔内巨大团块,性质待查;②右上腹实性团块,性质待查;③弥漫性肝实质损害;④胆系扩张;⑤胆囊内沉积物;⑥脾内结节。CT所见:腹部可见肝左叶缩小,右叶边缘不整齐,胆总管可见扩张,腹腔、盆腔内可见广泛杂乱不均匀低密度病灶,占据腹腔及盆腔脏器间隙(图1)。右侧膈肌角及右肾内侧也可见到上述病变填充,腹壁膨隆,较薄,耻骨联合以上层面显著,CT值:-83.7 Hu,提示为脂肪成分(图2)。行腹腔穿刺,抽出少许脂肪样物质。病理诊断:黏液性脂肪肉瘤。
2 讨 论
脂肪肉瘤源于原始间质细胞,由脂肪母细胞构成,常发生在脂肪较多的腹膜后、四肢(尤其是臀部、下肢)、臂部、腹部。常侵犯深部软组织,男性略多,多为无痛性肿块。脂肪肉瘤倾向于形成较大的肿块,直径多为5 cm以上。肉眼观脂肪肉瘤大小不一,肿瘤呈结节或分叶状,有包膜但不完整。切面呈灰白色,约有半数以上呈黏液胶冻状。常见出血和坏死。一般分为5种组织类型:分化良好型、黏液型、多形型、圆形细胞型及去分化型,5型常混合存在[1]。本病例特点为病变较大,发展较为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逐渐增大后压迫邻近不同器官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上,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强调完全切除的重要性[2]。如果邻近器官、组织受累,应将肿瘤同邻近器官、组织完全切除,疑有残留者应在术中置标志物,术后给予放疗。放疗可消灭局部残留的肿瘤细胞,延缓其生长。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软组织肉瘤,对化疗药物不敏感。
【参考文献】
[1] 肖文波,王照明,许顺良,等.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4):235-237.
[2] 吴泽宇,詹文华,何裕隆,等.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