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后程放疗剂量递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583次
作者:吴星娆,杨胜刚,杨 毅,李 岚,侯 宇,李文辉 作者单位:650118 昆明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递增
0 引言
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最大优点是可使肿瘤获得比常规放射治疗高得多的剂量,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量显著减少。本研究为3DCRT的临床Ⅰ期试验,旨在通过剂量逐步递增,获得NSCLC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MTD)并观察放疗的急性毒副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入组标准 年龄18~75岁;卡氏评分≥70;体重近3月来下降<10%;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国际抗癌联盟1997年分期为ⅡB~Ⅲ B期(除外N3期及恶性胸水)。
1.2 方法 自2004年10月~2005年12月间共有25例患者纳入本课题,其中ⅡB 3例,ⅢA 16 例,ⅢB 6例,男20例,女5例,中位年龄60岁,鳞癌20例,腺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
1.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分前胸后背相对野常规照射和3DCRT加量照射两个阶段。
常规放疗剂量为40Gy/4周。3DCRT加量照射范围为计划CT上可见的大体肿瘤。剂量递增方法为根据接受≥20 Gy照射的肺占总肺体积百分比的不同分为<25%、25%~35%、>35% 3组。每组按3周递增,每周照射5天:<25%组从2.5 Gy/次递增至3.5 Gy/次,即每周递增0.5 Gy; 25%~35%组从2.5 Gy/次递增至3.0 Gy/次,即每周递增0.25 Gy;>35%从2.25 Gy/次递增至2.75 Gy/次,即每周递增0.25 Gy。
2 结果
2.1 剂量水平完成情况 除2例患者在照射至81.25 Gy和77.5 Gy时出现Ⅲ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终止放疗外,其余23例患者均按放疗计划完成放疗计划,最高剂量已递增至85 Gy。
2.2 急性放射反应 Ⅰ、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3.9%(17/23),有1例Ⅲ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4.3%),Ⅰ、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60.9%(14/23),Ⅲ级为8.6%(2/23)。
2.3 肿瘤即期疗效 CR率为8.6%(2/23),PR率为60.9%(14/23),SD率为30.4%(7/23),总有效率为69.6%(19/23)。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Ⅰ~Ⅱ级86.9%(20/23)。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0月,1年生存率为78.3%;1年局控率为83%;1年远处转移率为30.4%。
3 讨论
由于3DCRT能够使肿瘤受照射高剂量区域集中,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而增加剂量可以提高NSCLC的局部控制率,所以Wurstbauer等[1]对85例NSCLC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肿瘤剂量86.1 Gy(80.0~94.5 Gy),1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32%。国内吴开良[2]等报道了NSCLC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Ⅰ、Ⅱ期剂量递增实验,50例Ⅱ~Ⅲ B期NSCLC先常规分割照射4.2周后(42Gy/21次),用三维适形技术进行肿瘤加量,3 Gy/次,肿瘤总剂量递增水平分别为69、72、75和78 Gy。结果为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2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47%。放射生物学表明在常规放射治疗的一个多月过程中,残存的肿瘤细胞会出现加速再增殖,在肿瘤细胞出现加速再增殖时,给予比常规放射治疗更高的剂量,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再增殖。头颈部肿瘤和食管癌的加速再增殖出现于放射治疗后的3~4周,鉴于NSCLC同样为上皮来源的肿瘤,推测NSCLC的加速再增殖也可能出现于常规放射治疗的中后期,该课题通过后程剂量的逐步递增,抑制加速再增殖,提高分割剂量,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目的,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0月,最高递增剂量已达85Gy,MTD尚未获得,治疗近期结果令人鼓舞,放射后期毒副作用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Wurstbauer K,DeutschmannH,Kopp P,et al.NSCLC in advanced stages:Radiotherapy by target splitting with doses>80Gylow toxicity, encouraging survival[J].Lung cancer,2003,41(Suppl 2):S136.
[2] 吴开良,蒋国梁,廖源,等.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Ⅰ和Ⅱ期剂量递增实验结果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