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部癌并阑尾炎11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649次
作者:张树军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第五医院二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 回盲部癌; 阑尾炎; 并 存 结、盲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阑尾症候为早期表现者占20%~30%,我院从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42例回盲部癌,其中以阑尾炎临床表现为首诊11例,均以手术及病理报告确诊,占26%。现将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8~67岁,平均52岁。主要临床表现:均有右下腹疼痛和压痛,有反跳痛者7例,右下腹扪及包块者2例。血常规检查WBC>10×109/L者8例,乏力伴轻度贫血5例,发热3例,大便习惯改变伴粘液便者3例。以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首诊7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临床表现为首诊2例,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表现为首诊2例。 1.2 治疗情况:本组1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报告确诊,阑尾炎并存回盲部癌,其中急性阑尾炎并存回盲部癌7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并存回盲部癌2例,阑尾周围脓肿并存回盲部癌2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9例,姑息性切除术2例。 2 讨 论 回盲部癌早期症状轻微,缺乏特异性表现,往往易被忽视,但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征象的,如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贫血、进行性消瘦,粪便带血或粘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对右下腹长时间、间歇性的疼痛,不能以慢性阑尾炎解释的,应警惕回盲部癌的可能。对于术前阑尾症状表现不典型,特别是中老年人仅表现为中下腹持久性疼痛或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腹痛虽减轻,但肿块迟迟不消退,应想到回盲部癌的可能。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仅要仔细询问病史,而且要常规行大便潜血试验和直肠指诊,必要进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以及血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测定,有文献报道约60%的结肠癌患者,就诊时其病程已达一年之久,因而失去早期根治性手术的机会[1]。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是提高结肠癌治疗结果的关键。 胚胎发育过程中回盲部来源于中肠,血流为肠系膜上动脉供应。淋巴回流亦汇集于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因而回盲部血液供应及淋巴组织分布均较结肠其它部位丰富。盲肠粘膜吸收能力比右半结肠强,当回盲部肠粘膜早期癌变时,其致癌因子引起全身症状如贫血、乏力、低热或症状往往较轻微、缺乏特异性,回盲部所发生的向心性传导径路均经腹腔神经丛、神经节传至中枢,植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慢且感觉弥散,故回盲部粘膜的早期病变,患者往往仅感到一种难以表达的隐痛或不适,疼痛定位不准确。由于胚胎发育关系,脐周和上腹部皮肤的感觉传入纤维和支配回盲部的交感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可经由共同的胸髓节段上传到中枢,所以回盲部癌变早期引起痛觉可能有脐周或上腹部的牵涉痛。而当肿瘤浸润到壁层腹膜时或肿瘤造成梗阻时才出现固定性右下腹疼痛,甚至局部压痛,这种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局部压痛很容易误诊为阑尾炎,但是只要认真询问病史,一般都可避免误诊。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疼痛,从脐周或上腹部转至右下腹一般是6~12h,而回盲部癌引起的转移性疼痛,一般要经历几天甚至几十天。
回盲部癌可与阑尾炎并存,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的管腔狭小细长,远端封闭呈盲端,管腔发生阻塞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础。其原因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癌肿直接侵犯阑尾开口。②癌肿距回盲部较近,形成不完全或完全性梗阻,或癌肿沿肠壁浸润发展使管壁僵硬,肠蠕动中断及失调,从而使癌肿近侧结肠腔内压升高,影响了阑尾的引流,导致阑尾炎症。③癌肿完全或不完全梗阻肠道后使肠内菌群失调,以及癌组织坏死并发感染,从而继发阑尾炎症,致使临床上误诊和漏诊。因此,当临床诊断阑尾炎时,应考虑到是否有回盲部癌并存阑尾炎的可能。
手术根治切除是回盲部癌的首选治疗措施,手术方式取决于癌肿所在的部位,Dukes分期,并发症情况及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及患者的一般状态,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区别对待。一般地,右半结肠癌术中行根治术时,尽管术前未行肠道准备,均可行一期切除吻合。对于不能根治切除的结肠癌,能姑息切除的尽量姑息切除,不能姑息切除的可行捷径术,Hartmann手术,各种方式的造口术等,以便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对回盲部癌并存阑尾炎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注意肿瘤年轻化的趋势。手术中虽发现阑尾有炎症,但又不能解释全部症状时,应酌情对 结肠和盲肠进行探查,如阑尾炎症不明显,必要时对全部结肠进行探查。
【参考文献】 [1]熊本京. 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5,5(7):363-364.
[2]杜重实 .回盲部癌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6,6(5):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