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556次

作者:邹燕梅 于世英    作者单位: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摘要】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Gefitinib)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2003年9月~2005年3月,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250 mg/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 结果 ORR12.9%,DCR57.2%,PFS 4月(1~21月),TTD 7月(1~31月),1年生存率40%,2年生存率17.1%。疗效与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相关(P<0.05),与年龄、分期、既往治疗史无关。治疗后症状改善率超过50%,改善时间在用药1月内。不良事件为皮疹(40%)和腹泻(30%),大多数为CTCⅠ~Ⅱ度,但有1例因间质性肺病(ILD)死亡。21.4%的患者维持用药时间超过1年,超过2年的达10%,长期用药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吉非替尼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轻,在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地位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非替尼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为代表的靶向治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带来了新的前景。其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ZD1839)通过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来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且毒副反应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我科在2003~2005年对70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Gefitinib的治疗,观察Gefitinib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均为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治或难治性晚期NSCLC,男46例,女24例,中位年龄64岁(38~81岁);腺癌43例,鳞癌1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其他4例;ⅢB期23例, Ⅳ期47例;PS评分:0分3例,1分49例,2分18例。既往治疗:手术+化疗13例,手术+放疗2例,手术+放化疗24例,放疗+化疗13例,单纯化疗18例。68例(97.1%)曾接受含铂化疗方案的化疗,其中一线化疗31例(45.6%),二线化疗37例(54.4%);化疗周期数0~12个不等,54例(79.4%)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14例(20.6%)接受2个或2个周期以下化疗。

    1.2  治疗方法

    每例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250mg/d,口服,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

    1.3  评价标准

    根据RECIST标准进行总体最佳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肿瘤评估在基线、用药后1月和以后每2月进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包括经至少相隔4周确认的CR和P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包括经确认的肿瘤缓解者(CR和PR)及初次服用药物至少6周的SD者。对所有患者每3月随访一次,直至死亡或失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是指从首次用药到疾病进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以发生在先的事件计算)。总生存期(time to death,TTD)指首次用药到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生活质量及症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简体中文版的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C30和肺癌专用问卷QLQLC13进行评价,于治疗开始前3天内和治疗过程中每2~3月进行。不良事件根据NCI制定的CTC (第3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PFS和TTD 采用KaplanMeier法。

    2  结果

    2.1  总体最佳疗效及影响因素

    总体最佳疗效:CR 0例,PR 9例 (12.9%),SD 31例(44.3%),PD 30例(42.9%),客观缓解率 12.9%(95%CI:5.06%~20.74%), 疾病控制率57.2%(95%CI:45.64%~68.76%)。表1显示疗效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态相关(P<0.05),与年龄、分期、既往治疗史等无相关性(P>0.05)。女性(87.5%)DCR优于男性(41.3%)(P=0.000),不吸烟者(75.7%)优于吸烟者(40.5%)(P=0.003),腺癌(66.7%)优于非腺癌(36.4%)(P=0.017)。客观缓解率:女性12.5%,男性13%;不吸烟15.2%,吸烟10.8%,腺癌10.4%,非腺癌18.2%。表1  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分析(例)

    临床资料PRSDPDP值年龄(岁)0.825  <7082524  ≥70166性别0.000  男61327  女3183病理类型0.012  腺癌52716  非腺癌4414吸烟史0.011  有41122  无5208分期0.069  ⅢB5612  Ⅳ42518化疗周期数(个)0.233  ≤21105  >282125手术0.805  有51618  无41512放疗0.933  有51816  无41314

    2.2  无进展生存期(PFS) 及总生存期(TTD)

    随访至2006年3月,中位用药时间6月(1~31月),中位随访时间7月(1~31月),56例(80%)疾病进展,47例(67.1%)死亡,其中1例死于车祸,其余均死于疾病进展,PFS为4月(1~21月),其中PR、SD者分别为8月、10月。TTD为7月(1~31月),其中PR、SD者分别为11月、14月。1年生存率40%,2年生存率17.1%。

    2.3  生活质量及症状缓解

    治疗前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90%)、疼痛(64.3%)、咳嗽(75.7%)和呼吸困难(74.3%)。5种功能状态(体格、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和综合生活质量改善也均超过50%。4种肺癌全身症状(乏力、食欲、睡眠、疼痛)改善也均超过50%,其中乏力改善最显著(70%)。4种肺癌相关症状(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改善均超过50%,其中咳嗽改善最显著(64.3%)。症状改善时间均在用药1个月内,以第1、2周为主。即使是PD的患者,也有30%~50%生活质量改善,30%~60%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者与未改善者相比较,PFS分别为8月和1.5月(P<0.05),TTD分别为12月和2月(P<0.05)。

    2.4  不良事件的发生

    最常见的是皮疹和腹泻,未发现骨髓功能异常和外周血象改变。大部分为CTCⅠ~Ⅱ度,多发生在用药后7月内,见表2。与药物有关或可能有关的Ⅲ~Ⅳ度不良事件共3 例。1例出现Ⅲ度皮疹,将吉非替尼减量后皮疹逐渐好转;2例出现Ⅲ度腹泻,经过减量或停药以及止泻、补液等支持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使用吉非替尼2月后因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而死亡。表2  不良事件(例)

    不良事件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皮疹18910皮肤瘙痒7300腹泻15420皮肤干燥5000肝功能异常4000皮肤皲裂2000间质性肺病2001皮肤脱皮4000

    2.5  长期用药及维持治疗

    70例患者中,31例(44.3%)用药时间超过7个月,15例(21.4%)用药时间超过12个月,7例(10%)用药时间超过24个月。持续用药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态、分期、既往治疗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生活质量改善、疾病控制与否具有相关性(P<0.05)。长期用药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如皮肤干燥、脱屑、皲裂、脱皮、皮疹等,多为Ⅰ~Ⅱ度,均可耐受,没有发生Ⅲ~Ⅳ度不良事件。到目前为止,还有4例患者存活坚持长期维持用药,用药时间最长已接近5年。

 3  讨论

    肺癌患者日益增多,美国2006年新诊断肺癌174 470例(男92 700,女81 770),死亡162 460例(男90 330,女72 130)1]。60%~70%的NSCLC为ⅢB或Ⅳ期,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机会。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吉非替尼可竞争性与EGFRTK催化区域的M9ATP位点结合,阻断EGF和TGFa与EGFR结合,阻止了EGFR同源和异源二聚体形成,通过rasrafMEKerk/MAPK和PI3KPLCIKK阻断肿瘤细胞增殖和生存的信号传导,同时也有促进细胞凋亡和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4,5]。目前吉非替尼已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IDEAL 6,7]等报道了Gefitini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ORR11.8%~18.4%,DCR42.2%~54.4%,MST6.5~7.6月,TTP1.9~2.7月。管忠震等8]也报道了相似的结果。本研究ORR12.9%,DCR57.2%,PFS 4月,TTD 7月,1年生存率40%,2年生存率17.1%,与文献报道结果接近。IDEAL、ISEL9]等研究提示吉非替尼的优势人群可能是东方人、女性、腺癌及不吸烟者。本研究显示吉非替尼的疗效与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女性、不吸烟、腺癌的DCR明显高于男性、吸烟、非腺癌,但ORR并没有相应的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SD占绝大部分(31例),而PR较少,仅9例,因此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PR患者生存时间短于SD患者,PFS分别为8月和10月,TTD分别为11月和14月。这也可能与PR病例数少相关,但似乎提示我们:分子靶向治疗的目标可能不一定需要达到肿瘤的客观缓解,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患者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本研究显示吉非替尼治疗后患者的QoL和相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QoL改善者生存显著延长提示QoL改善可能是影响预后的一个有利因素,因此推测,QoL改善、疾病稳定可能比病灶缓解对延长生存更有价值。

    本研究中吉非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等,多为CTCⅠ~Ⅱ度,对症处理后好转,仅极少数减量或停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ILD,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抑制上皮细胞分化、抑制肺血管形成、刺激纤维细胞增殖等有关。Takano 等10]发现ILD与肺部基础疾病、既往肺纤维化、放疗史相关,伴肺纤维化者发生率高达33%。本研究中1例ILD可能与该患者曾行胸部放疗、伴肺纤维化、肺部感染等因素相关。

    目前尚没有吉非替尼长期用药的大样本研究数据,但吉非替尼长期用药的价值体现在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这也体现了姑息治疗的根本。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使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生存受益,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轻,有望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 2006,56(2): 106130.

[2] Fossella DV, DeVore R, Kerr RN, et al. Randomized phase Ⅲ trial of docetaxal versus vinorelbine or ifofamid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 treated with platinumcontaining chemotherapy regimens J]. J Clin Oncol, 2000, 18(12): 23542362.

[3] Shepherd FA, Dancey J, Ramlau R,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docetaxal versu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J]. J Clin Oncol, 2000, 18(10):20952103.

[4] Ritter CA, Arteaga CL.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in solid tumors J]. Semin Oncol, 2003, 30(1 Suppl 1): 311.

[5] Fukuoka M.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single agent therapy J]. Lung Cancer, 2003, 41 (Suppl 2) BS38.

[6] Fukuoka M, Yano S, Giaccone G, et al. Multiinstitutional randomized phaseⅡtrial of gefitinib for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IDEAL1 Trial) J]. J Clin Oncol, 2003, 21 (12): 22372246.

[7] Kris MG, Natale RB, Herbst RS, et al. Efficacy of gefitinib, an inhibitor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zed trialJ]. JAMA, 2003, 290 (16): 21492158.

[8] 管忠震, 张力,李龙芸,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 J]. 癌症,2005,24(8):980984.

[9] Thatcher N, Chang A, Parikh P, et al. Gefitinib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study (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J]. Lancet, 2005, 366( ): 1527 1537.

[10]Takano T, Ohe Y, Kusumoto 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umor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gefitinibJ]. Lung Cancer, 2004, 45(1): 9310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