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中p5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时间:2009-08-12 浏览次数:505次
作者:刘蔚,陈林林,刘 勇,马行健,胡翰青 作者单位:南昌,解放军第九四医院口腔科;2.南昌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3.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涎腺肿瘤; 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除牙源性肿瘤以外的另一类特征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尚缺少早期判断肿瘤性质和评估预后的指标。近期有关p53和VEGF与涎腺肿瘤关系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存在分歧。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涎腺良恶性肿瘤标本p53蛋白、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与涎腺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组织标本来源:选取南昌大学口腔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四医院颌面外科2000~2005年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组织标本54例,术前均未经放疗或化疗,均具有完整病例资料。性别情况:男性21例,女性33例。年龄状况:6~74岁,平均45岁。组织学类型:多形性腺瘤18例、粘液表皮样癌18例、腺样囊性癌18例。
1.2 方法
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免疫组化酶底物显色剂DAB kit均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每种抗体均设阳性及阴性对照。采用已知的乳腺癌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片。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
1.3 结果判断
p53以细胞核染色呈棕黄色为阳性细胞,VEGF以细胞浆或细胞膜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均随机计数5个高倍视野,计数100个细胞的阳性细胞数。结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数综合评分。染色强度评分:基本未着色、染色与背景相似者为0分;着色浅、略高于背景者为1分;着色中度、明显高于背景者为2分;强染、着色深棕者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率:无阳性染色肿瘤细胞为0分,≤25%为1分,26%~50%为2分,>50%为3分。两项计分相加,0~1分为阴性,大于2分为免疫反应阳性;其中2~3分为(+),大于4分为(++)。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不满足条件时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双变量等级资料的分析采用等级相关分析。所有检验水准均为0.05。
2 结果
2.1 免疫组化标记显示p5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核,呈现棕色颗粒,胞浆不着色;VEGF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胞浆,呈现棕色颗粒,见图1~5。不同性质涎腺肿瘤VEGF、p53的表达见表1。由表1可知,多形性腺瘤与粘液表皮样癌、多形性腺瘤与腺样囊性癌中p53、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液表皮样癌与腺样囊性癌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不同性质涎腺肿瘤的p53、VEGF表达比较图1 腺样囊性癌中p53的阳性表达(SP×400) 图2 黏液表皮样癌中p53的阳性表达(SP×400) 图3 多形性腺瘤中VEGF的阳性表达(SP×400) 图4 腺样囊性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SP×400) 图5 黏液表皮样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SP×400)
2.2 p53、VEGF与两种涎腺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由表2可见不同肿瘤大小、不同肿瘤部位之间p53、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VEGF在早期组(TNMⅠⅡ期)和晚期组(TNMⅢⅣ期)涎腺恶性肿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组中p53、VEGF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表2 两种涎腺恶性肿瘤的VEGF、p53 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 讨论
3.1 VEGF表达与涎腺肿瘤
目前普遍认为VEGF是作用最强的血管形成促进因子之一 [1]。VEGF及其家族成员在肿瘤血管生成及其他的生理、病理的血管生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诱导因子。资料表明在许多肿瘤组织中VEGF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且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2,3]。高仕俊[4]等认为VEGF在ACC的亚型、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临床预防复发、转移的一种检测手段。
VEGF在本实验54例标本中有不同程度表达(0~ 96%)。本组实验显示腺样囊性癌与粘液表皮样癌中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涎腺多形性腺瘤。而两组涎腺恶性肿瘤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无关, 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阳性组中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阴性组,TNM分期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提示VEGF的高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3.2 p53与涎腺肿瘤
p53基因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存在方式,其中野生型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它能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促进分化,可降低突变细胞的发生几率。p53基因同时又是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p53基因突变后表现为肿瘤抑制功能的丧失和致癌功能的获得。野生型p53蛋白半衰期短且在正常细胞中含量低,用一般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难以检测出来。而p53基因突变后,半衰期明显延长,且稳定性增强。因此,一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出p53基因表达,即表示有基因突变[6]。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p53基因突变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7、8]。本组实验表明,涎腺肿瘤中一般良性病变(多形性腺瘤)组织p53不表达,而两种恶性肿瘤(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38.9%,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研究同时显示两种涎腺恶性肿瘤中,p53的表达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无关,而在区域或远处转移阳性组p53的表达显著高于阴性组,临床分期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提示p53的高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淋巴结或远处)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涎腺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3.3 p53、VEGF在涎腺肿瘤的相互关系
在本实验中,p53表达水平随着VEGF表达程度的增高而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突变型p53的表达在涎腺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VEGF介导的肿瘤血管形成中起协同作用。提示p53基因可能通过VEGF调节血管形成过程。Pal S等[9]研究证明野生型p53能够与SP1转录因子形成复合体,阻止SP1与VEGF启动子结合,从而抑制VEGF转录激活,下调VEGF表达,抑制血管生成,突变型p53则无此作用。本组实验结果从免疫组化水平支持上述观点。但亦有研究发现肿瘤p53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这显然与病例的选择有一定关系,也提示肿瘤血管生成除p53基因外还可能有其他肿瘤基因的调控,包括一些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以及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的调节,而表现为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参考文献】[1]Widner N,Folkman J,Pozza F,et al.Tumor angiogenesis:a new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early stagebreast carcinoma[J].JNatlCancerInst,1992,84(24):18751887.
[2] Fujieda S,Sunaga H,Tsuzuki H,et al.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in oral and oropharyngeal carcinoma[J].ClinCancerRes,1998,4(7):15831590.
[3] 郭仁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2,8(2):6870.
[4] 高仕俊,杨小玲.3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学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01,28(4):276277.
[5] MoBride OW,Merry D,Givol D.The gene for human p53 cellular tumor antigenis located on chromosome 17 short arm(17p13)[J].Proc Natl A cad Sci USA,1986,83:130.
[6]A mold J,Levin,Jamil Monand,Cathy A,Finlay.The p53 tumour suppressor gene[J]. Nature,1991,82():453.
[7] Nagao T,Sugane I,Ishida Y,et al.Basal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Comparison with basal cell adcnomabrough assessment of cell proliferation.apoptosis[J]. and expression of p53 and bcl2[J].Cancer,1998,82(3): 439447.
[8] Deguchi H,Hamano H,Hayashi Y.Cmyc、Ras21 and p53 expression in pleomrphic adenoma and its malignant form of the human salivary glands[J].Acta Pathologica Japonica,1993,3(78):413422.
[9] Pal S,Datta K,Mukhopadhyay D.Central role of p53 on regulation of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PF/VEGF) expression in mammary carcinoma[J].Cancer Res,2001,61(18):6952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