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在牙髓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10-21 浏览次数:1249次
麻醉药物在牙科的使用较为广泛,在牙髓病治疗中需要采用麻醉剂帮助患者缓解在治疗过程中的开髓痛和拔髓痛。在牙科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药除了能够减低患者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外,还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对治疗的恐惧。因此麻醉药的局部麻醉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牙髓病的治疗效果。笔者主要观察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牙髓病患者共89例100颗牙。年龄23~59岁,其中男34例,女55例。其中上颌牙有61颗,下颌牙有39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单纯组患者采用盐酸利多可因肾上腺素作为麻醉药,共44例52颗牙;联合组则采用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素作为麻醉药,共45例48颗牙。两组患者年龄、病牙位置、性别以及病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对患牙进行相应位置的口腔局部麻醉。其中联合组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为1/10万肾上腺素以联合4%的阿替卡因;单纯组患者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前牙的给药剂量单纯组为2ml,联合组为0.8ml;而后牙的给药剂量单纯组为3.0ml,联合组为0.85ml。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的速度。
1.3 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秀:完全麻醉在牙髓治疗过程中患者没有感觉到有疼痛;良好:患者在牙髓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疼痛或者不适感,但不影响手术治疗的进行;一般: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感觉疼痛,需要忍受疼痛才能进行手术操作,但疼痛为可忍受范围;无效:手术治疗产生的疼痛使得患者不能忍受,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需要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药物起效的时间。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联合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单纯组患者,麻醉失败率明显低于单纯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有效率,单纯组为93.3%,联合组为95.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因麻醉用药导致严重不适和过敏症状发生。
3 讨论
牙髓疾病患者由于在牙髓腔内出现急性炎性反应,导致牙髓腔内的压力增加,严重压迫患者牙髓部位的神经,同时加上炎性渗出物的刺激,产生剧烈的疼痛感[1]。因此在牙髓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药物帮助患者缓解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均是酰胺类的局部注射性麻醉药物[2]。两者分别与肾上腺素组成复方制剂,能够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作用,加上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能够保持麻醉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减少麻醉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的速度。能够有效降低麻醉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阿替卡因在牙髓病治疗中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阿替卡因是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阻断注射部位的神经纤维的传导体现。另外联合肾上腺素还能局部收缩血管,减慢麻醉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的速度,能够保持较高的局部麻醉效果。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物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其安全性相对较高。阿替卡因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本研究中联合肾上腺素,可提高麻醉效果,并没有观察到有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利多卡因在使用过程中有观察到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出现不适感、恶心、头痛等。说明阿替卡因的用药安全性相对利多卡因要较好。综上所述,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起效相对较快,麻醉操作方便,治疗效果明显,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适合推广到牙科,特备适用于牙髓疾病的治疗。
4 参考文献
[1] 王永静,韩 杰.牙髓病治疗中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4):427.
[2] 黄 芳.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的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6):714.
[3] 夏 宇,罗 洪,谢 红,等.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麻醉疗效的比较[J].贵州医药,2011,35(11):1005.
[收稿日期:2014-02-11 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