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3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04 浏览次数:474次
作者:李豫姝,谢英菊,赵岩 作者单位: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四平136001
【关键词】 高血压,老年,治疗率,控制率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北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也略高于南方。本文拟对我院自2007年1月起诊治的3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2008年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60例,男213例,女147例,年龄60~84岁,平均69±5.8岁。60~69岁169例(46.9%),70~79岁150例(41.7%),≥80岁41例(11.4%)。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1〕。腹型肥胖诊断标准:腹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2〕;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血胆固醇(TC)≥5.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1.0 mmol/L〔3〕;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4〕。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确诊后根据不同病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可加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如仍不能降压再加用钙离子拮抗剂(CCB),心率偏快者加用β受体抑制剂。如果应用ACEI出现明显药物副作用则改用ARB或者CCB。合并其他合并症者应针对合并症采取适当治疗方案。
1.4 检测方法
血压测定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在采血前测量,被调查者测量前至少静坐15 min,测坐位右上臂血压,重复测2次,取2次的平均值。血脂、血糖检测均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率: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百分率。控制率: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的百分率〔5〕。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本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
本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呈持续增加变化,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舒张压在老年期以后有所下降,但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高血压多数为ISH,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比例升高(P<0.05)。见表1。表1 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略)
2.2 高血压的治疗率及控制率
本组360例高血压患者就诊后针对不同病情分别采用ACEI、ARB、CCB、氢氯噻嗪及β受体阻滞剂,其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3.1%,25.4%。其中男性分别为62.7%,20.6%,女性分别为65.9%,35.3%。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高血压的治疗率及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2。表2 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的分布(略)
2.3 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情况
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13.2%,合并高脂血症59.7%,合并腹型肥胖45.6%。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6〕。我国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的临床特点:(1)ISH患病率高和脉压大。(2)血压波动大。(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4)晨峰高血压现象。(5)并发症多〔7,8〕。本研究也发现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呈持续增加变化,而舒张压在老年期以后有所下降,脉压差增大。而ISH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吴锡桂〔8〕的研究相符。
有队列研究显示,在相同血压水平时,伴随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也增加〔9〕。本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达到13.2%,合并高脂血症59.7%,合并腹型肥胖45.6%。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易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本研究中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仅为63.1%、25.4%,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效地防治老年高血压是减少老年心血管病危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建立和逐步完善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方案,采取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减少总心血管病危害,努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当今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目标。
老年人降压治疗时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平稳、缓慢,药物的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必须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点、高血压分级和有无并发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了解既往用药反应、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共存的疾病对降压药物疗效和耐受性的影响。药物应当选择作用持续24 h的长效制剂,每日1次服药,以达到较好的依从性。已有大量临床试验显示利尿剂、CCB、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效果和益处,其中利尿剂可与CCB、ACEI、ARB联合应用以增强效果,但利尿剂要从小剂量开始,并且应该考虑到对血钾、钠等电解质的影响,以及对糖代谢、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的不利影响〔10〕。为使血压达标,尤其控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单药治疗的效果有限,常需≥2种药物联合应用。联合治疗可以从不同的机制来进行药物干预,降低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改善依从性。本研究中采用了氢氯噻嗪与ACEI、ARB联合、ACEI或者ARB与CCB或者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少数顽固性的高血压也采用了氢氯噻嗪与ACEI/ARB及CCB的联合。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考虑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有效地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250.
2 王敬瀚,苏丽,王中心,等.腰围是代谢综合征最主要的危险成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1):89689.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90419.
4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6990.
5 李嫣然,杜萱,金翠燕. 加强高血压防治的意义和策略〔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3058.
6 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467.
7 Franklin SS,Gustin W,Wong ND,et al.Hemodynamic patterns of agerelat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 Circulation,1997;96:30815.
8 吴锡桂,段秀芳,黄广勇,等.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569.
9 王薇,赵冬,刘静,等.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304.
10 The ALLHAT Officers and Coordinators for the ALLHA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Major outcomes in moderately hypercholesterolemic,hypertens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pravastatin vs usual care.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ALLHATLLT)〔J〕. JAMA,2002;288:2998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