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731次
在临床上将先天性缺牙畸形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少数牙先天缺失、多数牙先天缺失、先天性全部牙齿缺失。先天性缺牙指的是牙齿的数目发育出现异常,上颌侧切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是该类疾病的常发部位[1]。本次研究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口腔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74例患有先天性缺牙的患者,男41例,女33例,年龄18~53岁,平均(29.4±1.3)岁。安氏Ⅰ类33例,安氏Ⅱ类27例,安氏Ⅲ类者14例。缺失1颗牙者21例,缺失2颗牙者27例,缺失3颗牙者16例,缺失4颗或4颗以上者10例。
1.2 方法:了解患者口腔情况,进行准确全面评估,针对具体牙缺失情况实施有针对性治疗。实施正畸治疗时通常采取标准方丝弓、HX直丝弓矫治技术,保证上下牙列能够排列齐整,对发生扭转、倾斜、错位的牙齿在最大程度上进行纠正,而后采取链状橡皮圈对缺牙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关闭处理,对上下颔牙弓形态和牙合合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使上下中线尽可能的保持一致。正畸治疗操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实施牙列缺失间隙修复治疗[2]。
1.3 观察指标:将研究对象的先天性缺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咀嚼和语言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①第一恒磨牙已经成功建立中性牙合关系,或基本接近中性牙合关系;②牙齿排列状态整齐,前牙覆牙合以及覆盖也均处于正常状态下;③牙合合关系稳定,咀嚼能力和语言功能完全正常;④集中间隙后义齿修复者,修复体自然美观,且感觉舒适,牙合合功能保持良好;⑤正畸治疗后经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牙根保持平行,没有发生根尖吸收等现象;⑥正畸治疗后戴保持器,经12个月症状没有再次复发。上述6项要求全部满足者治疗效果认定为治愈,上述条件满足其中5项者治疗效果认定为显效,上述条件满足4项者治疗效果认定为有效,上述条件满足3项或3项以下者治疗效果认定为无效。修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3]。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抽样患者经口腔修复治疗后有37例患者的先天性缺牙病情达到治愈效果,有18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4 例患者治疗有效,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先天性缺牙治疗有效率为93.2%。
2.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5例抽样患者在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达到6.8%。
2.3 治疗前后咀嚼和语言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抽样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评分为(4.92±0.75)分,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8.38±1.02)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抽样患者治疗前语言功能评分为(5.78±0.93)分,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为(8.14±1.05)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口腔修复治疗指的是一种对牙周病和颞下颔关节紊乱综合征进行矫治的方法,该项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方式对各种人工修复体进行制作,而后再将其应用于口腔、面部等各种畸形的矫治和复位过程中,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正畸治疗是口腔修复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对上下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有效调整,并对上下牙齿之间以及牙齿与颔骨之间位置异常现象进行彻底改善,从而获得非常理想的口腔修复效果。研究证实,青少年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最佳年龄在10~15岁之间,通常情况下治疗的周期应该在1~2年左右,因此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选择的治疗方式越合理,也就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修复治疗效果[4]。
4 参考文献
[1] 闰伟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学,2010,9(5):69.
[2] 熊 莉.成人牙列间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18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08,22(1):92.
[3] 韩秀芳.成人修复正畸矫正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12(26):146.
[4] 张晓歌,黄 宁,陈扬熙,等.青少年先天缺牙正畸治疗前后PAR指数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8,39(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