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技术配和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2-01-29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李群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讨论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7例替牙期的患者均采用2×4矫治技术并配合Ⅲ类颌间牵引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取记存模型,口腔内拍照,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上前牙唇倾,A点前移。下前牙舌倾,B点后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面型改善。结论:早期采用2×4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地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改善面型,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2×4技术;替牙期;前牙反牙合;Ⅲ类牵引
前牙反牙合是替牙期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多数是由乳牙反牙合发展而来的。绝大多数是功能性错牙合与骨性错牙合的混合,是阻断矫治的最有利机会。前牙反牙合不仅影响咀嚼功能与美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甚至会发展为严重的骨性错牙合。会给儿童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必须尽早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对17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利用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矫治,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儿童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7~12岁,平均8.6岁。上下8个前牙及4个第一恒磨牙全部正常萌出。第一恒磨牙呈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关系,下颌均可后退至切对切状态。反覆盖平均2.8 mm,反覆牙合平均2.2 mm。所有病例矫治前后均取记存模,排面相,口内相,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全口曲面断层,并进行头影测量,运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1.2 方法:①先用0.012英寸的镍钛记忆成品弓丝平整上下牙弓。②上下前牙全部平整排齐后,上颌用0.018英寸的不锈钢圆丝,并在颊面管前弯制“Ω”曲,“Ω”曲紧贴颊面管,而弓丝前段离开前牙托槽槽沟2 mm,从后向前结扎,弓丝末端弯制后倾曲,曲度15°~20°左右。③下颌换0.018英寸的不锈钢圆丝,4个下切牙用结扎丝“8”字连续结扎,在侧切牙远中弯制小圆圈曲,弓丝末端弯制后倾曲,15°~20°左右,用3/8的橡皮圈24 h持续Ⅲ牵引。④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磨牙中性关系。去除口腔内矫治零件,不需要常规保持。
1.3 结果:17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被移动的牙齿X线检查;上下前牙牙根区骨质密度无异常变化。平均疗程6.5个月。矫治后SNA角增加,SNB角减少,ANB角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7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2×4矫治前后主要数据比较注:P<0.01
2 讨论
面部生长发育的特点是面中部生长早,停止早,而面下部即下颌骨较上颌骨生长时间长,前牙反牙合使下颌前牙阻碍了上颌前牙及上颌骨唇向生长发育,同时上颌骨的生长潜力又促使下颌骨进一步生长,加重面部畸形,易形成骨性错牙合。这样会给矫治带来困难,随着年龄的增加恒牙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只能通过牙齿代偿移动来掩饰面部畸形,对面型的改善有限,严重者需要正颌外科手术矫治来改善面型[1]。早期前牙反牙合多数是功能性与轻度骨性错牙合的混合,矫治较容易。因此,前牙反牙合应尽早矫治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阻断畸形进一步发展,同时解放上颌骨,充分利用患者的生长发育潜能,使之得到正常的发育,改善面型[2]。
2×4技术是标准方丝弓矫治系统的一个分支,充分利用“细丝”“轻力”的原则,根据“跳板原理”及“悬梁原理”在矫治中发挥作用。2×4技术很少用到方丝,也不使用口外弓,运用细丝轻力矫治,有利于支抗的控制。对于儿童患者,打开前牙的锁结一般不需要辅助的装置,单纯的固定矫治器在唇向开展上前牙时,自然产生前牙的牙合跳跃,很快解除前牙反牙合的锁结。2×4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上切牙唇倾度和下颌骨的旋转治疗前牙反牙合。从而减少了SNB角。2×4技术不仅表现为牙性的变化,还有助于“A”点组织改建,“A”点前移并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2×4技术较传统矫治期矫治前牙反牙合具有复诊周期明显延长,特别是对前牙拥挤,扭转等畸形时,传统活动性矫治器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固定矫治器配合Ⅲ类颌间牵引还可以内收下前牙间隙,调整下前牙的轴倾度,阻止下颌前伸并促使下颌后退从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同时面型也得到改善。2×4技术通过临床应用发现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不必依传统矫治理论一定要恒牙全部萌出才能矫治。2×4技术属于早期矫治,矫治完成后不需要常规保持,复发率几乎为零。总之2×4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矫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祝玲,石四箴.前牙反牙合乳牙列的测量分析[J].口腔医学,2000,20(2):79.
[2] 谷 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方法选择的初步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2,(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