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126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22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张文玉 徐慧霞 作者单位:1.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卫生院,宁夏中卫755000; 2.中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12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58例,在相同的环境下,给予相同的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10万U/mL的制霉菌素涂口腔每日4~6次,对照组给予20万U/mL的制霉菌素涂口腔每日2~3次,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远远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低浓度的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简单实用的特点。
【关键词】 制霉菌素;鹅口疮;涂口腔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对126例门诊及住院“鹅口疮”患者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包括住院患者82例,门诊患者44例,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鹅口疮”,年龄分布:3天~1个月21例,1~6个月87例,6~12个月13例,1~3岁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58例,病例数、年龄及性别分布见表1。表1 两组年龄及性别分布(略)
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患儿颊黏膜、上下唇内侧、舌、牙龈、上下腭多处见白色乳凝块状物,呈小点或小片状,可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擦去后黏膜粗糙,充血、不痛、流涎,取片块状物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真菌菌丝和孢子体[1]。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结合镜检,可明确诊断该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保持治疗环境安静、温度适宜,每日用2 %的碳酸氢钠液清洁口腔3~4次,补充В簇维生素和维生素C,具有原发病的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10万U/mL的制霉菌素液涂口腔,每日4~6次,对照组给予20万U/mL的制霉菌素涂口腔,每日2~3次。
1.4 疗效判定
显效:涂药3 d之内,白色乳凝块状物全部消失。有效:涂药3~5 d,白色乳凝块状物全部消失。无效:涂药5 d以上,白色乳凝块状物未全部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表现为:(1)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有恶心,个别患儿有呕吐、腹泻症状;(2)皮疹:个别患儿出现躯干部红色皮疹,伴有痒感。给予对症处理,停服药后,不良反应均可消失。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多因卫生差、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致。新生儿因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污染传播,严重者口腔黏膜大部或全部被斑膜覆盖,并可蔓延到咽部,甚至波及到肺,重则危及生命。使用一般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促其蔓延[2]。
制霉菌素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与膜中甾醇结合,损伤膜的完整性,使真菌内的一些生理物质(钾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等)漏失,破坏正常代谢而起抑菌作用。该药抗真菌谱广,口服本品后胃肠道不吸收,几乎全部自粪便中以药物原形排出。局部用药也不被皮肤和黏膜吸收。本品适用于对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治疗,也对肠道及食道念珠菌病有效[3]。
本品混悬剂在室温中不稳定[4],人体口腔温度一般为36.5~37.5 ℃,容易造成对药物的破坏而影响疗效。增加涂抹次数可以延长药物对病菌的有效作用时间,提高杀菌效果,这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观察结果相一致。同时该药的胃肠道反应多在口服药物后出现。婴幼儿口腔涂抹药物后,多数都会咽下,导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如果采用小剂量药物涂抹,能大大减少患儿咽下药物的量,从而减轻或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出现。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结果相同。同时该药黏膜、胃肠道均不吸收,因此,不会造成对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治疗鹅口疮方法简单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小,适合基层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8-139.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11-2412.
[3] 谢惠民.合理用药[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128.
[4] 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47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