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发表时间:2011-07-20 浏览次数:489次
作者:刘爱斌,王春清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摘要】 目的: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害。方法:分析原因,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宣教,规范操作,配备专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果: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防护意识增强,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无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结论: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切实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范,有效避免职业性伤害。
【关键词】 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危害,防护
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的提高,职业防护问题已被提到了医学界的工作日程,口腔临床医护人员职业性近距离接触患者导致自身感染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在国外对针刺、切割等意外损伤及血液、体液经皮肤黏膜感染疾病已有很深入的研究,医护人员在上岗前的防护培训也较细致和规范。下面笔者就相关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1.1.1 病毒性感染
研究统计,医护人员在被针刺误伤时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几率分别为6.0%~30.0%,2.7%~6.1%和0.31%。在美国,牙医如果每天治疗20 例患者,每7个工作日就有1个乙肝病毒携带者[1]。任何HBsAg阳性的个体均有潜在的传染危险性。HIV主要经性交、血液、血液制品及母婴传染。但医护人员因工作关系而染上HIV的危险性不断增高。
1.1.2 细菌性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体,感染途径主要为吸入、食入和接种传染。此外还有真菌、原虫口腔感染等也很常见。口腔治疗过程中被锐器刺伤,口腔器械清洗及治疗配合中,器械上多有血液、唾液污染的细菌。
1.2 口腔科临床治疗中的感染传播
1.2.1 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经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两种形式。病原携带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恢复期的患者,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治疗中往往忽视对既往史的了解,这类人群不易发现;携带病原菌的医护人员;污染的口腔医疗器械,直接接触到被锐器刺伤后的伤口感染;气水枪、超声波洁牙器都会产生飞沫,并且同时携带着病原微生物形成气雾进入空气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公用设备,如牙椅、手柄、开关、X光机、按钮、门把手等有可能传染。
1.2.2 易感人群
包括未注射预防感染疫苗的口腔科医务人员和患者。
1.3 心理因素
口腔医务人员每日面对的患者多,病种复杂,工作繁琐,工作中必须思想高度集中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门诊每处理1 例患者至少需要30~40 min才能完成,长此以往极易造成身心疲惫,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1.4 物理因素
锐器刺伤后的危险,口腔科的器械种类多、形状复杂,如:各式车针、探针、拔髓针、充填器等。很容易刺伤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造成局部疼痛、感觉迟钝、动作迟缓等。
2 口腔医护人员防范对策
2.1 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宣传
通过专家讲座、手册宣传及大家讨论的形式,使医护人员从思想上切实认识到每一个人身边存在着职业接触的感染风险。讲究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遵守操作中的无菌原则,严谨个人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正确认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CDC对防护人员职业接触感染提出了“普遍预防”策略[2]。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其主张在不明确患者是否有传染病时,以传染病患者对待,应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而采取防护措施。同时严格询问和记载病历。必要时先做好相关的检查。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减少各种危险行为。
2.2 加强个人职业防护
洗手: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进行无菌技术前后以及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脱去手套以后均以肥皂水按“六步洗手法”进行。
着装整洁,戴口罩、手套、护目镜,能防止医护人员体表黏膜皮肤与患者血液、唾液及黏膜的直接接触。工作服一旦被污染及时更换。按规定,治疗每1 例新患者前更换一副手套。因50%的手套在使用数小时后能使细菌通过,因此,如果1 例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最好1 h更换一副手套。个别医师对手套有过敏现象时,可手部涂润肤霜或内衬棉布手套,必要时改用低敏性的合成橡胶手套或乙烯基手套[1]。遇到医护人员手部发生皮肤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必要时伤口先用创可贴覆盖。
口罩和眼罩,既能阻止呼吸道病毒的空气传播又能遮挡操作中产生的飞沫、组织碎屑的污染。一般认为,口罩的有效时间为30~60 min,特别是口罩潮湿的时候有效时间更短[1]。因此,治疗每1 例患者应更换1个口罩。如有污染要即刻更换。操作传染性强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戴高效呼吸型口罩。护眼罩的使用可以隔绝高速设备包括超声洁治,磨光清洁器械等带来的喷雾和残垢飞溅。
2.3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
患者治疗前用0.2%洗必泰或其他漱口液漱口;可减少口腔内细菌;使用高速吸引装置,能有效阻碍唾液飞溅。
保持诊室环境通风良好,并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下班后开诊前都可)。可有效减少环境中的病菌污染。
设备及表面的消毒:灯炳、椅位开关、头托、气水枪、X线手机托、吸引器软管等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物以减少污染,治疗完成后戴手套将覆盖物去除但要防止污染下面设备;如该区为暴露的,应使用中效消毒剂在治疗每例患者后常规消毒。
重视器械消毒:能高压灭菌的均采用高压灭菌,不能高压灭菌的用2%戊二醛液浸泡。各种补牙器械都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使用后的器械尤其是污染较重的要及时初步处理再放入中效消毒剂里泡30 min后清洗、擦干、消毒、灭菌。
废弃物处理:污染的废弃物如手套、口罩和表面覆盖物等,必须戴上手套处理,收集在密闭塑料袋里;废弃的锐器(特别是针头)应装入防刺穿、防渗漏的专用容器里,并贴上标签。血液及吸引器的液体等废液,要小心注入下水道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固体污染废物应放入坚硬塑料袋中防止微漏,并按规定进行焚烧等处理。临床废物不能和生活废物混在一起。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口腔科的器械种类多,易被锐器刺伤。操作过程中,一旦被锐器致伤,迅速脱去双手手套。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在挤压的同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受伤部位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通过上述处理后还要进行监测和防护,根据有关规定申报预防保健科,建立监测档案。
2.4 定期体检,免疫接种
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及乙肝血清学指标阴性者进行疫苗接种,对乙肝血清学指标阴性的可疑针刺者,应注射抗HBV、IgG和乙肝疫苗。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点,在特定的环境中,手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及分泌物,很容易感染乙肝、丙肝等疾病。所以口腔医护人员应每半年做一次胸片、肝功及经血传播的病原血清学监测,防止医护人员成为感染源[3]。
3 讨 论
口腔门诊患者集中,病情复杂,是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作为专业的口腔医护人员,在治疗操作时,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存在着被他们的血液、唾液分泌物传染的危险。所以,我院对口腔医护人员全面开展职业危害防范意识的教育,尤其对中青年医师加强培训,提高防范意识,使口腔科医护人员发生感染几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徐岩英.口腔医院感染控制的原则与措施[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1956.
[2]李萍.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与交叉感染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78.
[3]卢莉莉.口腔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中国社会医学,2006,23(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