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289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1 浏览次数:494次
作者:庞雪晶 江 茹 蔡绍富 作者单位:650034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口腔科
【摘要】 目的 了解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的手术效果,手术、麻醉并发症,探讨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延长矫正术方法的利弊。 方法 收集1997~2003年昆明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的患儿2896例(年龄3个月~8岁)作回顾性分析,并予术后1周、1个月、1年、2年复诊(术后1周失访率为0.17%,术后1个月失访率为9.91%,术后1年失访率为34.66%,术后2年失访率为45.94%)。 结果 术后一般情况好,局部反应轻微,创口一期愈合达99.91%,手术并发症为:感染1例,舌下区肿胀5例,麻醉副作用、并发症为:面色红,发热13例,呕吐7例,视幻3例,球结膜水肿2例,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术后复诊,舌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发音不清者有较大改善或已正常,未出现需再次手术者。 结论 舌系带过短延长矫正术在全麻下操作,与局麻下手术相比,手术、麻醉并发症少且持续时间短,手术一次完成,效果显著,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舌系带过短 全身麻醉 切开缝合
舌系带过短是小儿口腔常见病,一次性手术成功是医患共同的希望。近年来,笔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共2896例(年龄3个月~8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为我科1997~2003年收集的舌系带过短畸形患儿共2896例,年龄3个月~8岁,男1563例,女1333例。排除大脑发育障碍及听力障碍者,术后1周、1个月、1年、2年复诊。
1.2 临床特点 病史:家长诉婴儿吸允无力,有下前牙者舌腹部舌系带两侧溃烂,幼儿舌不能伸出唇外,不会弹舌卷舌,发音不清,别人常听不懂孩子的话,孩子不爱说话。检查:婴儿舌尖中部凹陷,舌系带附丽上可达舌尖,下可达牙槽嵴顶,舌不能伸出唇外、有下乳中切牙者舌腹部舌系带两侧糜烂溃疡(Riga-Feda病) [1] ,患儿舌不能灵活前伸、上抬、左右摆动,伸舌时舌尖受牵拉呈w型,发音不清尤其是卷舌音,舌腭音不清。
1.3 手术方法 术前检查:血常规,APTT,PT均正常者。麻醉方法: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术前给予阿托品(0.02mg/kg)肌注,咪唑安定(0.2mg/kg),约待20min起效后给氯氨酮(1mg/kg)静滴。麻醉起效后,患儿取仰卧位,碘伏清毒口腔内、外。上开口器,用有槽探针插入舌腹,将舌体上抬完全显露舌系带,用剪刀剪断舌系带直达其根部,并在黏膜下稍做分离,注意勿过深,以防损伤其深处舌静脉,颌下腺导管,将切口作纵向对位缝合 [2] 。术中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鼻导管持续给氧。缝线用4-0可吸收线,不必拆除,任其自行吸收,脱落。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流质饮食。医嘱:术后3d半流质饮食,进食后用温开水漱口,避免大声哭叫,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 结果
2896例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患儿,术前麻醉诱导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操作过程顺利流畅,时间短。术后1周复诊,缝线在位,创口及周围组织无肿胀:术后1个月复诊,缝线已脱落,未出现原位愈合,无明显瘢痕挛缩:Riga-Feda病的溃疡愈合,舌功能活动明显好转;术后1年、2年复诊,舌外形及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发音不清者有较大改善或已正常,尤以3~6岁幼儿明显,7岁以上大年龄患儿,大部分在1年后才有明显改善。术后1周失访率为0.17%,术后1个月失访率为9.91%,术后1年失访率为34.66%,术后2年失访率为45.94%。手术并发症为:感染1例,全组舌下区肿胀5例,麻醉药物副作用为:面色红、发热13例,呕吐7例,视幻3例,球结膜水肿2例,麻醉并发症为: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
3 讨论
舌系带过短是小儿口腔常见疾病,常造成吸允、咀嚼及语音障碍,患儿常以个别字发音不清、舌不能外伸、舌系带中央两侧对称性溃疡影响吸允等就诊。诊断标准是舌系带附丽于舌尖、下颌骨舌侧的牙槽嵴上,舌不能伸出口外或舌尖不能抵触上颌中切牙腭侧。笔者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2896例,术后随访一般情况好,局部反应轻微,创口一期愈合达99.91%,舌功能活动、语音清晰度明显改善。手术并发症为:感染1例,表现为术后第3天舌系带创口处黏膜发红,患儿诉口、舌痛,由以进食时明显,体温正常。追问病史,曾于术后第2天吃过冰水,考虑感染可能与不洁食物有关,给阿莫西林冲剂、维生素C口服2d后症状消失。舌下区肿胀5例,均发生在缝合后即刻至2min内,考虑为缝合时黏膜内卷使导管口堵塞所致,调整黏膜重新缝合后症状消失。麻醉药物副作用为:面色红、发热13例,考虑为使用阿托品所致,呕吐7例,视幻3例,球结膜水肿2例,考虑为氯氨酮副作用,均在麻醉清醒期间发生,未作特殊处理,完全清醒后2h内症状消失。麻醉并发症为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发生于手术进行中,经加压给氧后缓解,待生命体征平稳再继续操作,考虑与上开口器后至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和氯氨酮副作用抑制呼吸有关。目前,舌系带过短延长矫正术大多数在局部浸润麻醉或双侧舌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或不施麻醉,尤其是婴儿仅剪开,不缝合。在临床上常发现有在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矫正术(不缝合)的患儿,发生原位愈合,或手术时未剪到位,需要再次进行手术者,甚至有作过几次手术后舌系带仍出现粘连现象。婴幼儿往往不能配合局部麻醉下的手术,强行按住, 仍不能避免患儿哭闹乱动而影响术者操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弊端:患儿不愿意开口,不能很好观察舌系带附丽情况和舌尖伸出情况:在使用开口器时,由于患儿头部、口腔及舌体的运动,开口器很容易损伤患儿的上下唇组织及其他软组织,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 ;手术操作过程中往往视野不很清晰,易造成舌系带未剪至其根部,导致术后原位愈合甚至于需再次手术;或剪的过深而损伤其深处舌静脉、颌下腺导管等,造成术中出血多、口底肿胀、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术中不易彻底止血,手术时间要求短,术者操作要熟练才能保证效果。还有个别吓斥、打骂孩子,强行按住的粗暴行为,在口腔内注射麻醉药、剪刀、缝针等给孩子造成的恐惧感,以后可能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临床观察的角度来看,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孩子仅有肌注时可能不配合,避免了其他医疗行为对患儿造成的恐惧感;手术消毒严格,尽量减少了术后感染可能;手术视野清晰,操作过程顺利流畅,时间短,易于止血;避免了由于患儿不合作造成的未剪到位或剪过深,引起相应术后并发症;避免了强行使用开口器误伤口腔组织;避免了由于不缝合造成的术后出血、感染;避免了清醒状态下手术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健康隐患。笔者曾统计,从麻醉起效后开始手术至缝合完术毕,所需时间与局麻下手术所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甚至更短。全麻下手术弊端在于,部分家长对全身麻醉了解不多,易引起恐慌和担忧,需进行此方面知识的宣传讲解取得共识;经济费用相对局麻下手术所需要高。笔者认为,在全麻下行舌系带过短切开缝合延长矫正术,麻醉药物代谢时间短,副作用少,手术一次完成,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四箴.儿童口腔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1.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3.
3 陈卫寅.舌系带过短畸形施延长术的适宜年龄.天津医药,2002,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