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三种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1-03-18  浏览次数:443次

  作者:李连科,王涛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2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6

  【摘要】 目的:采用三种咬合板:松弛性咬合板、稳定性咬合板、尖牙高合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受试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于低于息止合位0.5 cm的高度分别制作松弛性咬合板、稳定性咬合板、尖牙高合型咬合板进行治疗,在治疗后3 a内复诊,观察咬合板上的磨耗情况并对磨耗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尖牙高合型咬合板组患者咬合板磨耗明显小于其他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认为尖牙高合型咬合板是治疗磨牙症的有较好疗效的方法。

  【关键词】 咬合板;磨牙症;疗效

  磨牙症是一种对咀嚼系统和全身健康有较大影响的常见疾病,迄今对磨牙症的病因尚未明确,虽有心理、药物及咬合板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不肯定。到目前为止,门诊最为常用的方法仍是咬合板治疗[1]。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运用临床治疗磨牙症较广泛的三种咬合板,治疗和观察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其结果分析,评价治疗效果,为临床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门诊中确诊为磨牙症的患者60名(其中女28名,男32名,年龄15岁~54岁)纳入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由与其同寝者听到声音而证实其磨牙;全口为天然牙列之前均无肌肉和关节症状;均无第三磨牙。随机分成三组。

  1.2 制作方法

  松弛性咬合板:制作类似Howley固位器的咬合板,取模后在工作模型上双侧第二磨牙之间制作上颌腭侧基托,其中上颌腭侧基托前牙段作成平面板,且平面板要从腭侧延伸至前牙唇面,盖过唇切1/3,使下前牙呈点状接触于上颌平面板上,无锁结存在,后牙区脱离咬合接触,后牙上制作卡环固位。稳定性咬合板:覆盖于全牙列的切缘和咬合面上,盖过切端及咬合面的1/3,可用于上颌或下颌。在正中咬合时只与对合的功能尖呈点状接触,无尖窝交错关系,咬合板不超过息止合间隙。尖牙高合型咬合板:在模型上制作上颌前牙咬合板,第一前磨牙上置单臂卡辅助固位,基托前缘稍包过上前牙唇侧,基托后缘不超过第二前磨牙区。试戴合适后,再在口内制作尖牙高部分,用自凝塑料将尖牙区加高,让患者正中咬合时仅有尖牙接触[2]。

  1.3 研究方法

  嘱患者夜间睡觉时戴用,定期复诊,半年内一月复诊一次,半年后三月复诊一次。复诊时,松弛性咬合板及稳定性咬合板须调磨,主要磨改后退位的早接触,建立稳定的正中合关系,消除正中关系合到正中合的合干扰,而去除非工作侧的合接触也很重要。而尖牙高合型咬合板需要检查高度和板上的磨痕,高度降低者重新加高。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咬合板上无新的磨痕,去除咬合板后不再磨牙。(2)显效:戴咬合板时不磨,去除咬合板后仍有时磨牙,但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需间隔戴用咬合板。(3)有效:戴咬合板时仍磨牙,咬合板上有磨痕,但呈逐渐减小趋势,需继续戴用咬合板。(4)无效:磨牙无减轻或反而加重。

  2 结果

  并发症:佩戴尖牙高合型咬合板例中有1例出现开合,为咬合板治疗所继发,为15岁患者,停戴咬合板后开逐渐消失。成年患者的颌位及咬合关系未发现有改变。以上结果显示:尖牙高合型咬合板治疗夜磨牙中,治愈率为66.7%,有效率为100%,治疗差异有显著性,而其他两种咬合板的治愈绿分别为:50.0%和55.0%,有效率为85.0%和90.0%,治疗差异不显著。通过临床反馈显示,在咬合板治疗磨牙症是有效的,尖牙高合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是咬合板治疗中最好的方法。表1 三组受试患者的疗效分析(略)

  3 讨论

  磨牙症是指人在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使上下牙列产生彼此磨动或紧咬,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的现象,人群发病率为9.78%~30.7%[3]。咬合板是治疗磨牙症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机械性地隔离上下牙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磨牙症的产生,避免牙体、牙周组织继续受损害,明显降低肌张力。文献中很多研究提示咬合板能有效地降低磨牙症[4,5]。而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此三种咬合板治疗磨牙症,而临床上治疗效果一直缺乏客观的评价,本文通过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三种咬合板科学、客观的分析治疗磨牙症的疗效。实验证明咬合板对治疗磨牙症的疗效是肯定的,而在咬合板治疗中,尖牙高合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效果最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易新竹,王美青.牙合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114.

  [2]殷新民, 张倒珍.尖牙高合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远期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16:115-116.

  [3]Friedman MH. Splint therapy questions [J].Dentoday, 2002,21(11):12-13.

  [4]Rugh JD, Solberg WK. Electrom yographic studies of bruxism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treament [J].J Califdent Assoc,1975,3:56.

  [5]Clark GT. Noctumal electrom yogiphic evaluation of myofascialpain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cclusal splint therapy[J].JADA,1979,99(4):60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