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矫治效果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0-12-06 浏览次数:498次
作者:陈炳煜 刘从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名石化医院口腔科,广东茂名 525000;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广东广州 510280
【摘要】目的:了解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10例,以头帽肌激动器进行矫治,所有患者均采用枕牵引,牵引力为300~500g。矫治前后均摄头颅侧位X线片,通过测量头颅侧位X线片9项上牙槽和9项下牙槽骨测量项目。结果:上牙弓长度矫治后显著减小(P<0.01),上切牙舌倾明显(P<0.01),上颌第一磨牙伸长(P<0.01);下齿槽座点(B)在垂直向明显下移(P<0.01)。下切牙唇倾明显(P<0.01),下颌第一磨牙显著性前移并伸长(P<0.01)。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显著减小(P<0.01)。结论: 头帽肌激动器对患者上下牙槽骨有明显的改建作用,使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患者时,应掌握其适应证,注意头帽肌激动器口外力的方向和大小,以达到好的矫治效果。
【关键词】 错牙合;头帽肌激动器; 头影测量; 牙槽骨
头帽肌激动器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不同力值及方向的口外力,头帽激动器对上下颌骨及上下牙槽骨有不同的作用[1]。本文旨在观察上下牙槽骨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变化,了解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的矫治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主要表现为上颌发育过度、下颌后缩)的患者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开始矫治平均年龄为11.0岁;矫治结束时平均年龄为12.0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戴头帽肌激动器进行矫治。采用枕牵引,力值为300~500g,每天戴10~12h,平均疗程为12个月。10例患者矫治前后均在同一条件下摄X线头颅侧位片,由同一工作人员在连续的时间内进行描图并测量。测量参考平面 X轴:经眶下点作与SN向下7°线的平行线;Y轴:经S点作X轴的垂线。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上牙弓长度矫治前平均为36.10,矫治后减小至33.10(P<0.01);上切牙切缘点在水平向的距离[Uie(H)]在矫治后明显减小(P<0.01), 表示上切牙切缘后移明显;上颌第一磨牙在垂直向[U6DCT(V)]伸长明显(P<0.01);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显著减小(P<0.01)。详见表1。
表1 10例患者上牙槽矫治前后的测量值(略)
下齿槽座点[B(V)]矫治后在垂直向明显下移(P<0.01), 说明下颌骨在矫治后向下旋转;下切牙切缘点[Lie(H)]矫治后在水平向明显前移(P<0.01),显示下切牙唇倾明显;下颌第一磨牙矫治后水平向[L6DCT(H)]前移和垂直向[L6DCT(V)]伸长都很明显(P<0.01),详见表2。
3 讨论
3.1 头帽肌激动器对上牙槽及上颌牙齿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头帽肌激动器采用有效的力系可相对良好地控制牙合系统的多数组成部分,可以很好抑制上颌复合体的向前生长, 而要刺激下颌向前生长使Ⅱ类骨性错牙合完全矫正却并不现实[2]。虽然依照Ⅱ类矫治原则,所有能刺激下颌生长的因素都加以利用,但矫治成功的主要原因仍是上颌牙、牙槽的反应和下颌的正常生长。上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贡献的多少可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调整。对上牙弓施以口外力,如采用重力 ( 每侧超过 1000g,16~24 h/ d)可产生最大限度的上颌反应, 如采用轻力 (200~400g/ 每侧 ,12~ 14 h/d) 则反应最小。因此, 在头帽型肌激动器矫治中, 若要使骨性Ⅱ类矫治效果中上颌的成份少,下颌成份大,只应用轻力,则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1]。有人认为帽肌激动器不能有效地的控制上颌骨的向前发育,但仍能对上齿槽座点的水平向前移位有一定的限制[3]。本文采用轻力(300g/ 每侧)对肌激动器进行牵引,上牙弓长度矫治后显著减小(P<0.01),上切牙舌倾明显(P<0.01),说明头帽型肌激动器对上齿槽座点的水平向前移位有一定的限制。
表2 10例患者下牙槽矫治前后各项目测量值的比较(略)
3.2 头帽肌激动器对下牙槽及下颌牙齿的影响
头帽肌激动器能否刺激下颌向前生长,人们意见不一,但对头帽肌激动器引起下切牙唇倾,上切牙舌倾,前牙覆牙合覆盖减小却意见一致[4]。本文的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下齿槽座点(B)在垂直向明显下移(P<0.01),下颌第一磨牙显著性前移并伸长(P<0.01),说明头帽肌激动器能引起下颌骨的向下旋转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徐芸主译.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 :471.
[2]LAGERTROM L O,NIELSEN I L.Dental and skeletal contributions to occlusal correctu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highpull headgearactivator combination[J].Am J Orthod,1990,97(4):495510.
[3]刘从华.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颅底及上颌骨变化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4,12(1):2123.
[4]BASS N M.Dentofacial orthopaedics in the correction of the skeletal malocclusion[J].Br J Orthod,1982,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