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25 浏览次数:437次
作者:陆涛 作者单位:锦州市友谊医院口腔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关键词】 颞颌关节镜
近年来随着颞颌关节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其用来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优越性也越显见,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所以逐渐为临床医患所接受。我科在近5年时间里用这种方法治疗了一部分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1~2005年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TMD患者,其中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的11例、髁突骨折伴囊内粘连13例、关节炎症和复发性脱患者4例,共计28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平卧位,手术侧耳周、面部及口内消毒、铺巾,外耳道内放置消毒棉球,防止血液流入。手术切口采用耳前切口,耳屏前1cm处,局麻加强化下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颞筋膜,在颞筋膜表面,作一斜形小切口,大小以方便关节镜进入,沿切口钝性分离显露关节囊,根据病情行用关节镜做相应粘连松解灌洗术、关节盘修补术、关节结节增高术、髁突刨削术或关节结节切除术等,然后丝线严密缝合关闭关节腔,分层缝合。
1.3 评价方法 采用Helkimo指数[1]的计分要求,具体方法如下。
1.3.1 下颌运动 最大开口度:≥40mm(0分),30~39mm(1分),<30mm(5分);最大前伸运动:≥7mm(0分),4~6mm(1分),0~3mm(5分);侧方运动:≥7mm(0分),4~6mm(1分),0~3mm(5分)。以上各项累计总分作为下颌运动分值,总分0计0分,总分1~4分计1分,总分5~20分计5分。
1.3.2 关节功能障碍 无杂音及无开闭口偏斜计0分,单侧或双侧关节杂音和(或)开闭口偏斜>2mm计1分,关节绞锁和(或)脱位计5分。
1.3.3 下颌运动疼痛 无疼痛计0分,1个方向运动疼痛计1分,2个方向运动疼痛计5分。
1.3.4 咀嚼肌触压痛 无触压痛计0分,1~3处触压痛计1分,4处或4处以上触压痛计5分。
1.3.5 关节触压痛 无压痛计0分,侧方触压痛计1分,后方经外耳道触压痛计5分。以上5项分相加,0分为DI0级,1~4分为DI级,5~9分为DⅡ级,10~25分为DⅢ级。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疼痛轻微,术后均无人使用止疼药物,术后第一天流食,第二天恢复普食,但硬、韧的食物禁食。4周后饮食完全恢复正常。检测指标结果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颞颌关节功能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本组28例TMD患者,病程长,颞颌关节损害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保守治疗后都无明显疗效,是颞颌关节手术适应症,但都考虑到常规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大,所以在未开展关节镜手术前一直都持观望态度。在使用颞颌关节镜手术后,术后愈合良好,开口度明显增大,颞颌关节痛、咀嚼痛、关节触压痛都得到明显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半年随访24例颞颌关节紊乱患者症状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有效率在85%以上。
关节镜手术能起到如下作用:通过关节镜进入关节腔,松解粘连、磨除骨刺。通过序贯冲洗,清除关节液中大量的炎症性介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E等,减少刺激,打断病理循环。关节镜是目前解除关节疼痛性、运动受限最安全的手术方法。通过关节镜可以在直视下等分离关节腔内的各种纤维性粘连、纤维条索,并通过流入流出装置,冲出剥离的纤维物,增加关节的滑动运动,以改善髁状突的活动度。通过关节镜手术的开放冲洗还可以改变关节内压,从而缓解改善滑膜缺血状况。关节内压影响关节液的渗透及关节滑膜的循环,据国内张志光等[2]报道,TMD患者关节腔内压显著增高。有学者在一些病变关节研究发现,运动时关节内压升高毛细血管的血流减少90%[3,4]。Blacke等学者提出关节慢性滑膜炎是一种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关节内压异常变化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关节疾病迁延进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使用关节镜行颞颌关节手术,切口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瘢痕隐蔽、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可在局麻下进行,容易为患者接受,更具有优越性。它为实现颞颌关节微创手术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口腔外科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HelkimoM.Studieson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of the masticatory system. Indexforanamnesticand clinical dysfunction and occlusalstate[J].SwedDent J,1974,67:101-121.
[2] 张志光,任材年,陈光晔.正常人颞下颌关节内压测量与分析[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5,16(3):57.
[3] Gaffney K,WilliamsRB,JolliffeVA,et al.Intra 2 articular pressure change sinrheumatoidand normal peripheral joints[J].AnnRheumDis,1995,54(8):670.
[4] AlexanderD, CaugheyD, WithyS,et al.Relation between flexionangleandintra articularpressure during active and passives movement of the normal knee[J].Jrheumatol,1996,23(5):889.